附:《秦国春秋》测试

第8章秦国,你从哪里来?(8)

还是那句话,秦国的历史,真的很励志。前面讲了那么多秦人先祖的故事,远亲也好,直系也好,都令人嗟叹。

经历的苦难很多,很多。

但是,现在还没有秦国。甚至,连秦人都没有了。

秦国,只是一个历史上曾出现在山东的诸侯国。

关山草原,一个坡缓谷阔、绿茵似毯的高山草原,溪流蛇曲,草甸丰茂,山峦起伏无尖峰突兀之势,河谷开阔有柔和曲线之美,密林绵延尽显苍翠之色,绿草铺地呈送秀丽纯朴之风。

一只苍鹰在关山草原上空盘旋,成群的骏马正在清澈见底的小河边饮马。

一位俊郎的青年抬起头,看向那只苍鹰翱翔在无边的天空。

劲风刮过青年刚毅的脸,扬起他那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扬向正在喝水的马群。

那是一群被养得膘肥体壮的骏马,全是天子亲自过问的战马!

青年叫非子,犬丘赢人,戴着孝。不久前,为部族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大骆病逝。

很小的时候,非子就听父亲细说过他们的同宗造父的故事。

造父因为养马驾车,为他的部族争取到了封爵立国的机会,赵国。

说起养马畜牧,那本就是源于先祖伯益的赢姓族人传世绝技,天下赢姓族人,都熟练掌握了驯鸟养兽技术。

自己所在的犬丘赢姓部族,哪个不是顶尖养马驯马高手?

自己的赢姓部族,本有着一个血缘纯正无比高贵的传世背景,那是源于皋陶、伯益的部落。

但五世祖恶来、六世祖飞廉的助纣为虐,导致了整个部落的没落,不得已放弃生活并发展了数千年的山东,迁居到这荒凉的西北。

不知多少次,父亲大骆面向东方叹息着。

但父亲看向自己更多的,是坚毅的目光。

父亲说,想当年,远祖少昊为东夷部落联盟首领,联盟的图腾就是凤鸟。这是一只不死鸟,咱赢姓族人最早得到的封国是在山东的秦国。

切记,咱是鸟俗氏部落的后人,是凤鸟部落的一员,是烈火中能重生的部族!

为了振兴赢秦部落,在各种各样戎族环伺的犬丘,大骆积极找寻着盟友,如申国。

申国是大周王朝一代天骄周穆王所封的一个姜姓诸侯,其实当时也不过是一个戎族部落,时称姜戎。

但这支姜戎据说是来自中原,而且是比大周还要正宗的中原人,其先祖是大周王朝孤竹国三太子叔齐。

叔齐与大哥伯夷互让国君之位,一时成为美谈,是当时人们心目中圣人般的存在。

叔齐与伯夷眼看大商王朝腐朽透顶,遂赴西周投奔了周文王,在周文王灭商大业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周文王伐商中道崩殂,周武王遵遗命继续伐商,叔齐与伯夷就出来劝谏。

当时两兄弟“叩马而谏”,拉住周武王的马,慷慨陈词,认为周武王在父亲丧期内用兵,乃不孝不仁。

周武王大怒,本想当场砍了这两书呆子,幸亏被姜子牙保了下来。兄弟俩干脆就离开了周军,隐居到首阳山,即今唐山市滦县。

由于两人的名声太响,是圣人般的存在,且在文王伐周中是作出过一些贡献的,所以一开始周武王还想着给予俸?。

结果,这两兄弟表示:“不食周粟。”

不接受朝廷的俸?,不接受救济,自己又不会种粮食,结果只有一个,饿死。

消息传开,一片哗然,史官赶快记录下来。这下令周武王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毕竟叔齐和伯夷是当时的大贤。

圣人,居然饿死了?

叔齐和伯夷宁可饿死也不吃周粟,那他们的子孙亲友呢?

这下惨了,叔齐和伯夷宁的子孙亲友被逼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吃周粟,意味着不孝;不吃粟,意味着饿死。

怎么办?

办法来了:迁移。

离开你大周王朝的地盘,那就不成了?

那去何处?

西北荒凉地带,不吃周粟,去那里喝马奶、吃羊肉去!

他们越过黄河,来到陕西,择曾经的邰国、扶风之地聚群而居。

到那里,就离开了中原,离开了中国,离开了华夏,离开了大周王朝。那是戎族的地盘,那咱们就自愿成了戎族!

一代代下来,他们与当地戎人互相通婚,终成了一个强悍的戎族部落。

部落强大了,得有名号,由于叔齐和伯夷受过姜子牙的恩惠,且如今择居的古邰国、扶风之地原属姜姓,所以这支部落被称为姜氏之戎,即姜戎。

姜戎择陇东高原泾河流域上游而居,将原本猃狁入侵关中的路给堵得死死的,无意中就成了大周王朝西北屏障!

到了周穆王时期,周穆王搞了个西征,即所谓的西巡,有的史料记载为西游。所以,《西游记》最早的男一号主角不应该是孙悟空,而是周穆王。

周穆王很长寿,大约于公元前922年105岁时去世。正因为长寿,且在位55年,所以留下了大把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据说,在大周王朝向西,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叫西土,国王叫西王母,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

这直接刺激到了周穆王,至少六七十岁的周穆王顿时焕发了无与伦比的青春与活力,勇敢果断地向西而去,寻找一位大周王朝天子伟大的浪漫爱情。

据说,周穆王坐着八马拉的超级豪华乘车,率队长途西行,直达昆仑山,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西王母的国家。

周穆王却不放弃,他一路向西,竟然离开镐京走了数千里,终于到达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那正是西土,西王母之国。

听说中土大周王朝天子来找自己约会,西王母激动无比。她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后,将周穆王约至瑶池盛情款待周穆王。

“有缘千里来相会”,讲的正是周穆王这一次不怕困难排除万难,数千里寻寻觅觅,只为这一刻与西王母相会的浪漫故事。

周穆王给后世留下了经典的泡妞撩妹招术,后世的人们定个亲要送什么珠宝、结个婚要搞什么豪车接送的,大概差不多估计有可能是周穆王传下来的。

大周王朝的史料定然记录了周穆王赠送足以令西王母眼花缭乱的中原特产和锦绸美绢,让西王母整个芳心从早到晚一直颤动不已。西王母不仅回赠了西域珍宝,还奉献了自己这位全天下最漂亮的女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这只是但愿而已。因为西王母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国家,而周穆王更不可能放弃大周王朝。所以,这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其结局是周穆王与西王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当然是神话传说,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浪漫爱情故事,可见于先秦史书及六朝的至怪小说。但周穆王西游,却是必须的。

当然,准确地讲,应该是西征!

所谓西征,正是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周王朝天子,率宗周六师精锐,在沿途诸侯国和传统盟国的协助下,自西岐北上陇东高原,沿泾河中游、上游,再西出陇山山脉,一路向西,直至今甘肃、新疆一带!

当然,有厉害的史学家考证说,周穆王向西征伐直至敦煌、酒泉一带,甚至西至新疆。

在这次征伐中,大概是周穆王打到了一个“女儿国”,也可能是尚未进入父系社会的母系社会之国,至少其部落首领是个女人。

一般这种女人长得极其剽悍,但这个部落的首领却是一个超级美丽的女人。这个“女儿国”臣服了大周王朝,部落首领因为长得漂亮,也就成了周穆王的菜。

也许可能差不多仅此而已。

这个故事,不是我们要讲的重点。我们要讲的,是这次西征中,那个从东方逃离过来的姜戎部落,为周穆王立下了大功!

据说,周穆王西征,姜戎举全族之力协助,为大周王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就赏赐吧。考虑到西陲之地的重要性,周穆王借姜戎立功之际,封其为侯爵,建立申国,定都平阳,即今陕西宝鸡眉县。

这便是大周王朝侯爵大国申国的来历,其国君被称为申侯。

明代小说家脑洞很大,一部《封神演义》让人顿时喜欢上了中国的神话故事。在这个以武王伐纣为线索的故事里,男一号姜子牙有一个对手,申公豹。

这个申公豹,应该就是申国国君的造型来着。

其实,申公豹与姜子牙,说到底都是姜姓,真正的五百年前是一家。

扯远了。

申国自建国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大周王朝对其非常重视,居然与其世代联姻。这又大大提升了申国的政治地位,使申国成了列国诸侯中的实力派强权型诸侯。

而且,申国也是励志的,他们从中原人眼里的戎族,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了大周王朝分封的一个诸侯,而且是侯爵!

既然请出了申国,我们就讲讲此时嬴人部落所处的地理环境吧。前面我们讲过,大周王朝在三监之乱后,摄政王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强化了两个中心,以及两个中心的四方屏障。

这两个中心,即镐京和洛邑,分别称大周王朝西都和东都。

西都镐京周围的关中平原,是大周王朝的发祥地,第一个核心地带,其四方屏障的部署非常严密,其中西北屏障正是以申国为首。

西部屏障,一开始是以周国、虢国为首。南边是秦岭,西北为陇山,北方为北山山脉,东边有中条山等大山,以及汧水、泾水、渭水、黄河等大川,牢牢守护住大周王朝京畿重地丰、镐两京!

敌人要侵入镐京,南面一般不大可能,因为有秦岭横亘在那里,只要堵住商於通道即可。

东面的我们暂且不提,因为大周王朝放在东面的力量太强大,尤其是东都洛邑营建后,崤函通道一打开,镐京直连洛邑,洛邑放了成周八师,其编制甚至比镐京的天子王师还多了两师编制。

再加上沿途那么多的诸侯国,够强了。

站在镐京这个中心点看敌人入侵隐患,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西北的泾河流域上游,即陇山东部高原,这是当时的主要敌人猃狁部落侵入关中平原的主要通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地方,必须放一支重要倚重力量。这支力量,最早主要有两个诸侯国,一是靠近岐山的乖国。

乖国并非是大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而是大周王朝的前身西周国的重要盟国,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古国,在文王武王伐灭商纣中立下赫赫功勋,被周武王默认与大周王朝并起并坐的诸侯古国。

大周王朝一把手称王,乖国的国君,也可以称王!这在大周王朝的历史上,是罕见的。由此可见,乖国对大周王朝的重要性。

第二个诸侯国,正是申国。申国位于乖国西北部,泾河流域最上游一带。如果说,大周王朝把第二道西北防线交给乖国的话,那申国正是第一道西北防线!

申国,可以说是当时大周王朝放在西北最重要的诸侯国。所以,申国不但爵位高,还从大周王朝那里得到了大把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支持,甚至世代与周王室通婚联姻,成为大周王朝实力超群的地方大员。

而在镐京西线,则安排了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国周国,以及周文子兄弟虢仲的封国虢国。

其中,周国是大周王朝发源地,且是摄政王周公旦的封国,其实力自不必说。虢国更是大周王朝放在西线的重要倚重力量,由虢军精锐组成的虎贲军,是当时大周王朝战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大周王朝初期。到了周昭王以后,随着昭王南征全军覆没重大事件发生,大周王朝的对外战略,已然从对外扩张,不自觉地转向成了全力防守。

也就是说,大周王朝到了周昭王时,已然从鼎转向了衰落。

这些我们暂时不扩展了,我们还是关心大骆犬丘的嬴姓部落吧。

到了大骆时期,大周王朝的西线已经不牢靠了。周国、虢国衰落迅速,这使申国承担的主体责任顿时压力山大,但这也在客观上成就了申国成了大周王朝最值得倚重的诸侯国。

对大骆犬丘的嬴族来说,申国这样的重要邻邦诸侯,得学习,得结交!

为振兴赢姓部落,犬丘嬴族首领大骆积极接触申国,试图通过申国不断获得属于赢姓部落的政治地位和各种利益。

大骆孔武有力,且英俊潇洒,胸有大志,又有超级情商,送起礼来大方得很,申国国君申侯很喜欢大骆这样的犬丘赢秦部落首领。

给他一个女儿吧。

申侯很清楚大骆的意思,反正女儿也多,最好的那个是要给天子的,差一点的要给其他大国诸侯,再差一点的那个,就给大骆吧。

就这样,赢姓部落首领大骆,娶了申国公女为夫人。这位大骆夫人,可以称姜嬴。

在西周、东周时期,女子是没有名字的,只有姓和氏。区分女子的往往是娘家的姓加夫家的姓,如这位大骆的夫人。夫家姓嬴,娘家姓姜,故可以称姜嬴。

当然,称呼不止一种,如丈夫的谥号加上娘家的姓,如后世的秦穆公的夫人,因娶自晋国,晋国为姬姓,故人称穆姬。

但这样的称呼,大多是后世人的称呼。在当时,大骆夫人就得被人尊称为夫人。这些太干燥的东东,我们碰到一起,简单介绍一起即可。

就这样,犬丘嬴族与强大的申国联姻,还间接成了大周王朝天子的连襟。

有了强大的申国罩着,犬丘的安全得到了足够的保障,大骆赢姓部族就这样一点点在犬丘发展壮大起来。

娶自申国的夫人很快为大骆生了儿子。大骆很兴奋,为这个儿子取名为成,这便是非子的同父异母兄弟公子成,大骆的嫡子。

是的,非子虽是长子,但不是嫡子,而是庶长子。

也就是说,按周礼,犬丘赢姓部落首领大骆的一切,应由其嫡子公子成继承。

那就让兄弟去继承吧,自己好好辅佐他就是。

非子想着。他相信,属于犬丘赢姓部落的机会一定会降临的,自己要做的,只是作好抓住机会的准备!

机会,绝对不会缺位非子这样的人。

大周王朝走到周孝王为天子时期,整个王朝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模样,是一个相当虚弱的模样。

怎么个虚弱法?

自周武王建立大周王朝以来,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这前三代,可谓是一代比一代强,周成王、周康王时期,被历史评价为“成康之治”。

这段时期,是大周王朝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期,据说,“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但到了周昭王时期,为争夺江汉铜矿控制权,周昭王三次征讨荆楚,最后一次居然全军覆没,周昭王身死汉江。

这次昭王南征失败成了大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从此,各地戎狄蛮夷就兴奋了起来,高兴了冲到大周王朝那里咬上一口,不高兴了也去咬上一口。

大周王朝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周昭王死了,周穆王继位,这是一位穷兵黩武的天子,当然也有史料将他美化为伟大的旅行家,驾八骏之车畅游天下,尤其西游至西王母那里,为后人留下非同凡响的浪漫爱情故事。

小主,

周昭王时代,荆楚南蛮开始反叛大周王朝。

到了周穆王时代,是一直臣服西周并纳贡的犬戎开始反叛,所以就有了周穆王西征的故事。

西征还未完全结束,以徐国为主的东夷也开始反叛。

周穆王根本没心思去坐着八骏豪车去旅游,他是无奈平叛。他必须将大周王朝的军威,展示到东南西北各边陲。

所以,周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向西,他两征犬戎,俘虏过五名犬戎首领,为分化其实力,将其中一部迁移到了甘肃太原,即今甘肃镇原一带。

再向西,他巡游西域,与西王母会于昆仑之丘、瑶池之滨。

就在这次西巡中,周穆王专门分封了一个姜戎武装为侯爵诸侯申国,目的就是以戎制戎,可见王朝西陲压力之大。

向东,周穆王远征徐国,其实就是打击东夷部落,最后东进九江。

不容易,但总算是都取得了胜利。只是这种胜利,靠斥诸武力四处征伐而得,又能有多少持久性呢?

周穆王死后,天子换成了周共王时,周共王发现自己这个天子不好当了。

第9章秦国,你从哪里来?(9)

因为,周共王发现自己没钱了。整个大周王朝的国库,被父亲周穆王给败光了。

周穆王活了一百多岁,打了五十多年的仗,哪一仗,不是在烧白花花的银子?

当然,那个时候,银子还不是流通货币,这样的表述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但烧钱是肯定的,而且,大周王朝国库的钱,真的被用完了。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周共王无奈,只好裁减军队,奖励生产,鼓励生育,休养生息。

周共王甚至推出了土地改革: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四方戎狄蛮夷冷冷盯着大周王朝,你大周王朝居然不注意发展国防武装力量?

这让西戎武装的兴奋点升格到了极点,然后就是大举入侵。

公元前904年,西戎连续攻占大周王朝十余座城邑,兵锋直逼镐京。幸亏各路诸侯紧急勤王,总算将西戎侵略者赶走。

但这次西戎入侵,不但使大周王朝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更使西戎武装看清了大周王朝的实力:这种级别的军事实力,你就等着时刻挨揍吧。

到了周懿王时期,曾命令虢国征讨犬戎,结果大败。

然后,犬戎发动报复性进攻,而且是屡屡侵犯大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居然逼得当时的天子周懿王不得不将大周王朝都城从镐京迁至槐里!

槐里距离镐京有多远?今陕西兴平市到陕西长安的距离,应有百里之距了吧?

大周王朝,居然虚弱至此!

公元前991年,周懿王去世后,周孝王担任天子。新官上任三把火,周孝王的第一把火就准备动用天子王师即宗周六师西征,同时命令申国举全国之兵征讨犬戎。

长期被绑在大周王朝战车上的申国早已厌倦了天子这种被穷兵黩武的作派,国君申侯上书直言,此时直接进攻犬戎不妥。

对付戎族武装,应该充分利用各戎族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以戎制戎。

如申国,本来就是姜戎,但归顺了大周王朝。

此后,申国又与犬丘的大骆之戎联姻,如今两家关系融洽。

犬丘的大骆之戎,即犬丘赢姓部族,自中原迁来几百年了,早就与当地戎狄部族混居通婚,成了大周王朝眼里的西戎部落了。

申侯这次进谏取得了非常漂亮的效果,周孝王从谏如流,认为申侯所言有理,遂取消西征,决定富国强军,强化国防武装力量,重视西陲诸侯及王朝力量的培植。

就这样,被视为西戎之一的犬丘嬴族,终于进入了大周王朝天子的法眼,受到天子的重视,从而开始走向了蒸蒸日上的康庄大道!

公元前889年,在亲家申国的引荐下,大骆的犬丘嬴族有了一个与周天子直接接触的机会:赴镐京恭贺周孝王即位!

代表大骆嬴姓部落赴镐京的,正是庶长子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