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4冤案

魂魄的安放,血脉的归宗,是最深层、最古老的民俗信仰。

魂归故里,方得安宁。

故乡,是灵魂出发的地方,也是灵魂最熟悉的坐标。

人们坚信,只有回到家乡的土地上,逝者的魂魄才能找到归途,得到安宁,免于成为异乡的“孤魂野鬼”。

这种观念认为,漂泊在外的魂魄是孤苦无依的,无法得到后人的祭祀与香火,是一种极大的凄凉。

归入祖坟,延续香火。

祖坟,不仅仅是埋葬先人的地方,更是一个家族血脉相连的“根”。

能够葬入祖坟,意味着正式回归家族的序列,与列祖列宗团聚,共同庇佑后世子孙。

这是一种对血脉的认同,也是对家族传承的责任。

客死他乡,则意味着从这条血脉链条上“断裂”了。

这份归乡的执念,也是对后世的交代,亲情的延续,不仅便于祭扫,维系亲情,也是根的教育。

将归宿定在家乡,本身就是对后辈一次无言的教诲,无论你飞得多高、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你的根在哪里。

这种“根”的意识,是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

它教会孩子们何为“本”,何为“源”。

这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回归,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体现,即与天地的和解,自然的循环。

张居正怕自己死在京城,所以选择在最后时刻赶回老家。

魏广德不自觉望向南方,嘴里念叨道:“叔大,你是真的放下了。”

在死亡和国家面前,张居正终究放弃了国家,放下了这个心心念念大半生的大明。

“据赵太医所说,确实有几人前几日找过他了解张阁老病情,有礼部侍郎王篆.”

随后,张吉小声报出几个名字。

魏广德只是微微皱眉,水有点混,不止有冯保那边的人,还有张四维,甚至徐学谟、许国等人这些所谓的清流也在。

“哈哈.”

魏广德不由得大笑起来,自己倒是成了循规蹈矩的好学生。

一个个都在下面算计,而自己还以“不争为争”约束自己。

申时行,他应该是盯上次辅的位置了,都有能耐。

“你准备帖子,明日送到礼部侍郎余有丁府上,请他明晚来府上赴宴。”

魏广德对张吉吩咐一声,就抬抬手,让他下去。

余有丁算是他准备的后手,如果张居正举荐的潘晟真的出了问题,王篆肯定是不能入阁的,否则他和冯保之间怎么合作?

“嘶”

猛然间,魏广德倒吸一口凉气,他忽然记起好似很快,冯保就要倒霉了。

不管是万历皇帝采取的行动,还是张四维对冯保的反击,反正这位很快就会失势。

这种情况下,自己何必还给冯保留面子,张四维应该也不会让冯保如意才是,肯定会百般阻挠才对。

让张四维去冲冯保,自己作壁上观就好了。

以同出裕袛的关系,魏广德还真不好在冯保倒霉的事儿上横插一脚,传出去也会有损他魏阁老的名声。

第二日魏广德进入内阁办差,路上遇到申时行。

“汝默今晚可有约?”

闲聊两句,魏广德就问道。

“善贷这是今晚请客?”

申时行笑道。

还未进入内阁,又是随意闲聊,所以也都不讲什么官职大小。

其实,大明的文官私底下都是如此。

真正时刻摆着官威,背后只会被人嗤笑。

说穿了,大家其实都是进士,不过是革命分工不同罢了。

“不过是私宴罢了,召集朝中一些能臣干吏,大家联络下感情。

毕竟叔大离开了,以后朝中事务我们还得精诚协作,大家都交流交流不是坏事儿。”

魏广德笑笑说道。

“好,晚上我会准时过来。”

申时行笑道。

随后,两人一同走进会极门,向着内阁走去。

“老爷,今天又有三分弹劾潘大人的奏疏,分别是都察院”

魏广德刚走到自己值房门前,芦布已经快步迎上来,殷勤的推开门,同时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魏广德闻言豁然停下脚步,看了眼芦布,这才缓缓迈步,走近自己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