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矢划空声响起,三支箭羽飞了出去,随即发出两声惨叫。
而在他们前方,三个明军斥候微微弓着身体正快速撤回。
前面的混乱,后卫小队自然已经注意到,他们此时都原地张弓搭箭做出防御姿势,并没有上来支援。
等到前面两个小队撤回来,他们才跟在最后缓缓后退,时不时六七张弓还会对着后面激射一波。
而此时在他们背后,已经枪炮声大作。
倭寇被射伤几人后,倭国的弓手和铁炮手就开始对着明军方向射击,吊着明军斥候撤退的路线一路追击。
“怎么回事儿?”
跑出去几里,才甩掉身后追兵,这段距离爬坡下坎,说起来也跑了十来里路,众人都已经气喘吁吁。
找地方休息,李头这才问前哨的人。
“我们在的那个位置往前三五里,似乎有大队倭人活动的痕迹,我们是发现他们外围警哨,发暗语是被察觉到的。”
一个斥候小声说道。
“也真邪门,五队昨个儿和倭人遭遇,也是发暗语被发现的。”
旁边一人小声嘀咕道。
“这林子里也不是没鸟,怎么一发暗语他们就知道了。”
“是啊是啊。”
“不对,我好像在这边看到有北朱雀、锡嘴雀,但是好像还没看到灰头绿啄木鸟。”
终于,有同伴小声说道。
“难道这边没有?不会吧.”
几个休息的斥候小声嘀咕,听到李队耳朵里好像醍醐灌顶。
“后面注意,暗语用北朱雀的叫声。”
他马上下令道。
之前没发觉,只看到这边山林里有北朱雀等辽东鸟类活动,所以他们就还是按照习惯选用啄木鸟,主要是这鸟除了叫声外,还有“笃笃笃”啄木头的声音,可以传递更多信息。
这也是斥候喜欢用这鸟叫声传递信息的原因之一,毕竟声音更多。
但是倭国的啄木鸟和辽东的不同,叫声也有差异。
他们一叫,不仅没有起到隐蔽效果,反而把自己暴露了。
啃了两口肉干,喝了水,李头就招呼道:“原路回撤,倭寇肯定在前方设置了埋伏,把消息传递回去,我们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嗯,靠近那边我就觉得不对,那洼地进去,看样子还要过两个山头才能走出去,看着就渗人。”
有同伴也附和道。
能够这样全须全尾的回去,是他们这些斥候每次出发前就反复求神拜佛想要的结果,没人想在外面遭遇敌军回不去。
其实,大部分斥候战,战败一方都是身首两处,往往都是被割了首级送回去请功。
沿着原来回返,虽说就十来里路,可担心再次发生和倭寇斥候的遭遇战,和来时一样都是小心的往前摸,也是费了不少时间。
十多里路,却要走二十里距离。
走大路当然不需要多走这些距离,可保命更重要。
于是,在天色渐暗的时候,这队斥候总算是回到了明军营寨。
核实身份后,很快入营,随即李队就向队正汇报他们的发现。
然后,就是他被直接带到刘綎面前。
待详细问清楚情况,又看了他们绘制的简易地图后,刘綎也心里有数了。
对方派斥候跟踪他们,或许就是为了打埋伏。
不过现在嘛,算是明牌了。
他不怕倭寇设伏,只要知道地方还不容易。
不过今天双方已经碰头,估计倭寇的埋伏也打不成了,只是明后两天的行进,也得加倍小心才好。
于是,刘綎连夜召集带兵的千总、把总商议,对行军队列进行部署,同时让斥候派出更多人在明后两日我出查探四周敌情。
“这次敌将有些狡猾,都各自注意点,要想好好的回辽东的话。”
部署完,刘綎又提醒手下们一句,就怕他们狂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