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军再次开始缓缓前行后不久,他等待的消息终于传来。
倭寇并没有改变设伏地点,但是在洼地附近的山头上布置了防线,甚至还对一些山坡进行了处理。
显然,他们在山上已经准备了滚木礌石一类的武器。
而下方的大路上,已经堆积了一些障碍物,阻止大军继续沿官道推进。
刘綎听到斥候报告,拳头不由一紧。
占据山头阻击,那对手要是挨个山头都这么搞,他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大田城下。
“倭寇的防线距离营寨位置有多远?”
刘綎马上追问道。
“沿大路走就是六七里。”
斥候队长回答道。
“知道了,继续监视,还有周围,防止倭寇在外围山头隐藏,对我们进行前后夹击。”
刘綎想想,自己的兵马终归偏少。
当面锣对面鼓交战,他不怕。
可如果对方借助地形困住他,可就有些麻烦了。
其实,这招国司元相不是没想到过,但是被小早川隆景拒绝了。
要围困明军,就需要他们大军驻留野外。
一旦战事不利,可能导致全军溃败,从而直接失去大田城的防御力量。
围困,最起码也要倭军能够和明军打个有来有回才行。
可一旦明军架炮,对一个方向进行猛攻,他们很难围住他们。
所以,小早川隆景一开始就只是想利用地形打击明军一下,就撤回大田城。
到了未时中刻,明军前哨已经抵达那片小树林,并四处查看没有异常后,就在前方两里开始结阵,等待中军抵达和扎营。
很快,刘綎就带着大队赶到。
查看周围环境后,刘綎还是比较满意。
距离树林半里地就有一处小溪流淌而过,只需要派出一队明军进驻小溪上游监视,就可以保证明军水源安全。
于是大手一挥,下令道:“就在这里扎营,沿小溪上游山头建立监视哨,防止倭寇耍花招。”
“大人,左前方还有一处溪流,只是水量稍小,要不要也派人去监视?”
斥候队正小声问道。
“安排两队轮流驻守,这个位置不错。
我看前面地势向下,就是你们说的有个山谷?”
刘綎抬起马鞭指着前方问道。
“地势下陷,确实是个洼地。”
队正急忙答道。
“看来,他们原本是想把我们围在那里面,居高临下埋伏我们。”
刘綎微微点头,安排人开始扎营后,他就带着十几个护卫骑马向前,过了前哨继续往前走了三里路才停下。
下马上了附近一个山包,一眼就看到前方官道已经被两三颗树木挡路,而旁边前后两座山上,都有倭寇旗帜飘扬。
左手一探,身后亲兵马上递上千里镜。
刘綎举着千里镜又是一番观察,对前面山头和之后的山头,他都仔细的观察一番。
虽然后面的山头距离远又有遮挡,但依稀能看到有人活动的影子。
“麻烦。”
嘴里嘟囔一句,随即问斥候队长道:“周围还有道路通往大田庄吗?
我看沿大路之后的山头,倭寇可能也都布置了防守兵马,后面前进怕是有些难了。”
如果手上多两千人,倒是可以轮番攻山,搞不好一天拿下两三个山头也不意外。
可是现在兵力不足,事实上明军全线都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
不是魏广德一开始计算有误,而是戚继光选择扩大地盘,兵马早就冲出石见,扩展都周围,兵力自然捉襟见肘。
如果只是防御石见地区,那勉强还是够用的。
也是毛利家主要兵力抽调到东线,防御织田氏进攻,后方空虚,才让明军能够快速突破,几乎毫无抵抗就占领庞大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