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保,假若我等同心戳力,吾与建斗稳守宁远、锦州,王少保率精锐出击,只要在野战中大破东虏,振我军心,吾三年之内,必可平辽。」袁崇焕一路上吹牛皮不住:「可惜圣上爱民如子,坚持以和为贵,借东虏制北鞑,区区也没奈何。可是白白平宜了这班东虏了。」
嘿嘿,对这个一直在自己耳边聒噪不休的袁蛮子,王小龙可真是听烦了。
若非敬他是个历史上为国惨死的儒将,可怜他死得那么惨,真要忍不住喷他一句:“你这吹牛皮不打草稿的水平,不在大明搞传销发大财,瞎搞朝廷的军国大事,自己要找死也别连累那么多人啊!”
袁蛮子是好高骛远功利心重,但也不是大贪官。他的招待也很一般,别说歌舞表演了,便连中午招待使团一众人的餐饮也清淡,又说军中戒酒,只是在席上不住说教,吹嘘宣传他的三年平辽大计,听得大家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熬到散席,大家都忙不迭溜掉。
王小龙与众将却被袁蛮子拉去参观城防了。
宁远城是标准的正方形城池,设有四座城门:东曰“春和”、南曰“延辉”、西曰“永宁”、北曰“威远”。
城墙底部为巨型条石砌筑,上部为大青砖包砌,内填夯土。城墙底宽约5米,顶宽约3.5米,高约8.5米。在明末,其坚固程度在关外首屈一指。
宁远城是辽东明军的指挥中心和精锐集结地。在巅峰时期,其驻军(包括城内及周边卫所堡垒)通常在2万至4万之间。
四门外均建有瓮城,增强防御能力。这是对付攻城敌人的死亡陷阱。
城墙四角建有高大的角台,城墙中部还设有凸出墙体的敌台,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射击城墙死角的敌人。袁崇焕的一个重要创新是,将原本架设在城墙上的西洋大炮(红夷大炮)部署在这些坚固的敌台上,极大地扩展了射界和火力覆盖面。
「当年虏酋攻城,便是折翼在本官的红夷大炮下。」袁崇焕抚须自豪地兴起笑道:「吾有这些红夷大炮,何惧东虏十万大军!」
宁远城还拥有大型粮仓(如富积仓)和军械库,储备了大量粮食、火药和武器装备,足以支撑长期围城战。难怪袁崇焕不怕清兵的长期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