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人走后张良善领着几个弟兄把帐篷内收拾了一下,在中军帐内摆了一张茶桌和几张椅子沏了一壶茶,等着周兵的那几个客人过来。
张良善这边布置好了之后不久,那中军大帐外便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紧接着只见刚才那个亲兵进来对周兵禀报道:“协统,那几位客人已经来了!”
“快请他们进来!”
“是!”
紧接着这帐篷外的卫兵掀开了布帘子,随后就见到三名长的人高马大五大三粗的壮汉走了进来,这三个壮汉其中一个面相看起来有四十多岁,另外两个则是显得比较年轻二三十岁的样子。
当这三人进来之后,便一齐向那起身迎接的周兵笑着抱拳行礼道:“见过周大哥!”
“三位兄弟无需多礼,请上座!”周兵见状立刻抱拳还礼,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这三人是霍山县境内乌龙山的三个山寨寨主,寨名分别为乌龙北寨,乌龙东寨和西寨,分别占据着这乌龙山的三个方向。
同时这三人还是结拜兄弟,这老大是乌龙北寨的头领,外号为“一炷香”真名叫赵有才今年刚好四十岁。
老二是乌龙东寨的头领,外号为“一根葱”真名叫陈景从今年三十岁,老三是乌龙西寨的头领,外号为“一根棍”真名为吕敬粱今年二十九岁。
这三人都是凤阳卫所的军户逃卒并且还是一个千户所的,不过并不是一起搁一块逃到大别山来做贼的。
其中老大“一炷香”来的比较早,在天启年间就已经当了逃户进山做贼,而另外两个则是在崇祯三年的时候逃进山里做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后面两个进山做贼比较晚,但这两人进山的时候恰好遇到流民潮,所以这两人包括那老大“一炷香”都各自手底下有一批人马。
当时这英霍山区乃至整个大别山都处于官府与山贼大乱斗的局面,而这三人因缘际会凑到了一块去,恰好这三人又都是凤阳老乡,所以干脆就结拜为异姓兄弟在山中抱团取暖对抗官府和防备同行。
也正是因为三人在结拜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所以三人考虑到合并之后这内部矛盾难以调和容易伤了和气,于是也就各立山寨过自家的日子,有事一块扛有好处兄弟三人一块分。
今年上半年铁营周杨孔三部在渡淮河受阻退入霍山县山中之时,部队因为缺少粮草找那附近的土寇山民购买粮草。
当时那乌龙北寨的“一炷香”赵有才便起了结交之心,于是便劝他另外两个结拜兄弟,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周兵他们粮食,并且他们还送了当时领头的周兵上百斤的好茶叶。
周兵虽然当时没有什么表示但是心里记着这个情。
等着王经纬与周杨孔等部会合后,那王经纬领着大伙们在山里四处乱窜,对外冲出去弄不到粮草,对内又不舍得拿出银子来卖粮食,搞得弟兄们生活非常的拮据。
后来这周杨孔等人便都不搭理王经纬,明里暗里拒绝服从他的命令自行其是,自己想办法去筹集粮草,而当时王经纬他们就活跃在霍山县到潜山、桐城等县的山区中,与乌龙寨离着不是很远。
那乌龙寨的“一炷香”也是一个有心之人,一直都与那周兵保持着联系,在得知周兵手下的弟兄缺衣少粮,这“一炷香”赵有才果断的与他那两个结拜兄弟凑钱卖粮食免费送给周兵。
周兵那也是个老江湖,知道这三个土寇如此下本钱肯定是有所求的,但送上门来的好处不拿白不拿。
果然在某一天这“一炷香”赵有才来向周兵求援,说他们被隔壁的土寇给欺负了,希望周兵大哥替他们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