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柿子树上的柿子早已经被采光了,而那树叶子也已经开始在往下掉。
那靠着院墙的位置摆放着好几排木架子,架子上面摆满了从这些柿子树摘下来柿子,此时这些柿子差不多已经快被晒成了柿子饼。
而在这院内的门前则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剥着已经被晒干的板栗,这一群人中有老有少,其中就有几个年轻人跟那赵胜送上山的张女有些相似。
只见那为首的两人身材魁梧气质不凡,但头上都已经满是白发看着年纪有将近五十岁了,这二人便是这陈张寨的两位寨主陈宗义和张保义。
此时他们两正拿着一把小刀熟练着剥着这手里的晒干的栗子壳,一边剥着一边就这山寨内外的各项事务进行讨论。
瞧着这两人干活的模样,知道的知道他们俩是这潜山县最大的土寇,不知道还以为是这山中的山民。
...
要说这大别山中为什么人多地少偏偏还很少有人挨饿,其原因就在这院子里的两种大别山特产的果实上面。
这大别山中有大量的野生栗子树和柿子树以及枣子树,这三种果树每一种在树龄成熟之后,其野生的果树一颗年产量能在五六十斤左右。
如果是人工干预生长,修剪枝叶并施点子原始的肥料,那年产量轻轻松松的能够突破一百斤,比那在山里种庄稼的产量都要高。
所以这湖广、河南、江淮地区的流民饥氓,拼了命的也要往这大别山里钻的原因就在这里,只要这进了山随处可见这三种野生果树,找到几种果树那就不怕被饿死。
那郧襄、豫西山区里面这种野生果树那也不少,就是那陕北山区因为气候寒冷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无法生长,大量进山的流民饥氓因为找不到吃的最终只能下山当流寇。
这铁营上半年进山之后曾经多次在山里迷路短暂的缺粮,就是靠着这几张野生果实充当临时口粮维持着部队的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这三种果实那毕竟不是粮食甚至连杂粮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救荒的食物,人吃这些果实仅能维持生命所需,要想靠这些长力气长身体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指望把这种东西给当兵的吃那是不可能的,当兵的天天吃这玩意吃多了,到时候莫说是穿着盔甲跑步,估计就连抡刀砍人都没有力气。
...
就在这陈张寨的一群山寨首领在那里干着农活聊着天的时候,只见一名身穿打着补子的胖袄头缠黑巾手里拿着一把腰刀的喽啰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报!——”
“启禀陈爷、张爷,小姐他们都回来啦!~”
这一群山寨头领听到这喽啰的禀告之后都愣住了,只见那张保义扔掉手中的小刀和栗子,站了起来激动的上前对那喽啰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你狗日孙子别骗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