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春秋五霸落幕

这一举动引起了赵氏极大不满,赵同,赵括,赵婴齐开始利用赵同手中的公族大夫权利,准备打击荀氏和政敌栾书。

公元前592年,士会决定退位让贤,将自己的位置交给郤克 。

他的儿子士燮对此感到不解,毕竟父亲在晋国朝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怎么突然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这好不容易得到的中军将,三军元帅,执政卿,就这么给了郤克,岂不可惜。

士会看着满脸疑惑的儿子,语重心长地解释道:“儿子啊!你听为父给你解释,如今郤克出使齐国受辱,一心想要攻打齐国。

可晋景公不允许,他甚至请求自率家族武装伐齐,这份执念太强烈了。

郤氏家族在晋国势力庞大,若我继续占据高位,郤克的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很可能引发家族间的争斗,导致国家内乱。”

世人常说,人逢大喜大怒之时,能恪守礼法者寥寥,多有离经叛道之举。

《诗》中亦言‘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意在阐明唯有君子之喜怒方能消弭祸乱,若为常人,喜怒反而易酿灾祸。”

他望着远方,缓声道:“如今郤克因出使齐国受辱而怒火中烧,此怒于晋国而言,存两种可能。

若他能将这股怒气释于齐国,以战扬威,晋国自可得利;可一旦这股怒火转向国内,引发内乱,晋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让出高位,便是盼着郤克能将满腔愤懑引向齐国,为晋国开疆拓土,也为朝堂免去一场风波啊。”

士会接着说:“我退下来,让郤克执掌朝政,他的抱负得以施展,或许能避免一场内乱。

而且,为人处世,要懂得谦逊低调。身处高位更要如此,过于贪恋权势,不仅会给自己招来灾祸,还可能连累家族。你以后行事,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士燮听后,恍然大悟,心中对父亲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充满了敬佩,也将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 。

公元前591年九月,春秋霸主楚庄王病逝,楚国的辉煌篇章就此翻页,楚国的政治格局也随之迎来重大变动。

楚庄王离世后,年仅十岁的太子熊审登上王位,史称楚共王 。因楚共王年幼,楚国朝政由其叔父公子婴齐(子重)、公子侧(子反)等大臣辅佐。

公元前590年正月,公子侧和公子婴齐兄弟两个开始争夺权力,公子侧想要把楚国大司马和令尹合二为一,自己专权。

此举遭到了公子婴齐的断然拒绝,公子婴齐找到申公巫臣,伍参,潘党等人,以礼法制度为由,反对公子侧。

最后双方剑拔弩张,楚庄王一个孩子,当然无法左右政局,代理令尹虞邱子最后从中调解,双方各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