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第一步是放开了对粮食流通的限制,这一举措,恰似在平静如镜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农民与地主们为了能够换取到自己心仪的工业产品,纷纷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粮食抛售而出。
一时间,整个大秦的粮食市场热闹非凡,粮商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四处奔走忙碌,贩卖粮食。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的流通。
如今,在大秦的大街小巷,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易地买到粮食,粮价也稳稳地控制在平民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再也不见曾经一石粮食卖到 3000 钱的那般高价。
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提高大秦的人口,也只有迁徙大量的人口前往河西走廊屯边,才能真正筑牢大秦的边疆防线,守护住大秦的门户。
那里,是大秦的咽喉之地,是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道坚实防线。
同样的道理,漠南地区亦是如此。
只有将大量的秦人迁徙过去,让漠南地区的秦人比例达到九成以上,让秦人成为这片土地当之无愧的主体民族,才能真正将这块地方融入大秦的核心板块,使其成为大秦向外扩张的稳固基石,为大秦的千秋伟业添砖加瓦。
而在赵扶苏的心中,以漠南为核心,大秦的征程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