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讲故事(三)

赵阿狗也没多想,觉得这两个徒弟也没什么天赋,留着也没用,就从柜子里拿出一叠画:“行吧,你们跟着我三年,也没给你们工钱。

这些画,都是我卖不出去的,你们拿回去,要么自己卖了换点钱,要么当盘缠,就当是我给你们的工钱了。”

周老实和吴精明接过画,心里冷笑:“这些画,说不定就是你用屁股画的!” 但表面上还是装作感激的样子:“谢谢师父!” 然后转身就走了。

离开赵阿狗的画坊后,周老实和吴精明拿着那叠画,在苏州府的另一条街上,找了个小铺面,开起了自己的画坊。

他们给画坊取名 “双荷堂”,还特意做了个匾额,挂在门口。

开张那天,他们把赵阿狗送的画拿出来,在上面写上自己的落款 —— 周老实写 “周生戏作”,吴精明写 “吴郎漫笔”,然后摆在铺子里卖。没想到,来买画的人还真不少。

有人问:“你们这荷花,跟那‘荷癫子’赵阿狗的画,怎么这么像啊?”

吴精明立刻就开始吹:“这位客官,您真有眼光!我们跟赵阿狗是同门师兄弟,学的是同一种笔法!不过我们觉得,我们的画比他的更有灵气,您看这花瓣,是不是更鲜活?”

那人仔细一看,还真觉得差不多,而且周老实和吴精明的画卖得比赵阿狗便宜一半,就买了一幅。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来 “双荷堂” 卖画,不到一个月,他们的生意就比赵阿狗还好了。

周老实和吴精明也很会经营。他们知道,光靠卖画赚不了大钱,就开始搞批发。

只要商人来批发,他们就给优惠,而且买得越多,折扣越大。商人一看有利可图,就纷纷来进货,然后卖到其他地方去。

不到半年,周老实和吴精明就赚了不少钱。他们把小铺面换成了大画坊,还雇了几个伙计帮忙。

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就去跟当地的乡绅、商人打交道,送点画,拉点关系。久而久之,他们在商界也小有名气了。

而赵阿狗呢,这几年靠着卖画,也赚了不少钱,成了苏州府的富户。

他很少画画了,非王公贵族不画,而且收费极高,一幅画要十两银子,比以前贵了十倍还多。

他还到处讲课、办画展,每次讲课都要收一两银子的听课费,画展也要收门票,赚得盆满钵满。

小主,

有一天,赵阿狗听说周老实和吴精明开了画坊,生意还很好,心里就有点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