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胶州历史(二)

1668 年(清康熙七年)的地震与雷雨,

1719 年(清康熙五十八年)的大水,

1748 年(清乾隆十三年)的台风、粮荒与疫病,

1893 年(清光绪十九年)飞蝗蔽日的绝产,

1896 年(清光绪二十年)大沽河决口的灾难,

1911 年(清宣统三年)的鼠疫与洪水,

1914 年(民国三年)的霍乱大流行,

1922 年(民国十一年)的霍乱与荒芜…… 每一次灾害,都让胶州人饱经磨难,却也让他们更懂得团结与坚韧。

1898 年(清光绪二十四年)3 月 6 日,《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让 45 各村庄被划入租界,胶州的土地上,第一次留下了外国侵略的伤痕。

但胶州人从不会屈服,1900 年,大辛疃义和团与德国侵略军拼斗,打响了胶州农民起义的第一枪;

1930 年(民国十九年)8 月 1 日,东营盐场工人罢工,迫使老板加工资,展现了劳动者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41 年至 1943 年,胶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各界人民抗日救国会先后成立,无数胶州儿女投身抗日洪流,

1944 年 4 月,胶县第一武工队成立,同年,作恶多端的张鸿飞被判处死刑;

1946 年,国民党 96 军暂编师 12 师长赵宝元被击毙,胶州人用热血守护着故土。

1945 年 8 月 20 日 20 时,胶州第一次解放;

1946 年 6 月 9 日 17 时,第二次解放;

1947 年 3 月 11 日 9 时,第三次解放;

1947 年 7 月 11 日 2 时,第四次解放;

1947 年 11 月 21 日,第五次解放 —— 五次解放的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与奉献。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1498 名胶州儿女为国捐躯;

解放战争中,3403 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时,先后 4 批 3541 人奔赴朝鲜战场,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在胶州的土地上。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胶县县工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胶县委员会相继成立,胶州迎来了新生。

1950 年,面对严重灾荒,政府组织救援;

1951 年,4 万民工疏浚桃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