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座后,服务员麻利地沏上本地的莫干黄芽,茶汤清亮,抿一口带着淡淡的兰花香,从舌尖润到喉咙里。
没一会儿,菜便上齐了。
清炒竹笋翠色欲滴,入口脆嫩,带着山间的清甜味;
腊肉炒竹笋里,腊肉的咸香与竹笋的清爽相互交融,油而不腻;
小龙虾红亮诱人,剥开虾壳,虾肉 Q 弹紧实,麻辣鲜香的滋味在口腔里炸开;
清蒸河鱼肉质雪白,蘸着酱汁吃,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下来。
沈部长端起酒杯,以主人的身份起身:“欢迎山东的朋友来我厂指导工作,今晚这顿便饭权当接风。
往后工作上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来,大家举杯,预祝这次合作顺顺利利!”
我也站起身,酒杯与沈部长的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沈部长太客气了,往后少不了麻烦你,我们共同努力,干了这杯!”
四人同时仰头,啤酒的醇厚泡沫带着微苦的麦香在舌尖散开,顺着喉咙滑下,暖意瞬间涌遍全身。
这杯酒里,藏着南北两地的真诚与热忱。
之所以沈部长如此热忱,是因秦总早已与他们老板达成共识:对方工厂负责出料、供电、配备人工,从烘干到包装出口全程接手,待外汇到账后,秦总再与邱总结算。
而我一行人的任务,便是先实验成功,再手把手教会当地工人,最终将成熟的生产流程交付对方。
此刻杯盏交错间,不仅是情谊的升温,更是合作的序章,就像桌上那道腊肉炒竹笋,南北风味的碰撞,总能酝酿出别样的精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端着酒杯,看向沈部长笑道:“说起来还有点遗憾,这次本想请你们厂里的安全科张科长和采购科谢科长一起来坐坐,大家热闹热闹,怎奈他们二位都说有事抽不开身。”
沈部长闻言放下筷子,笑着接话:“张科长和谢科长确实是大忙人,尤其是张科长,最近厂里安全巡检抓得紧,天天泡在车间里;谢科长呢,正忙着给下批原料备货,俩人真是脚不沾地。”
我夹了一筷子小龙虾,辣得舌尖微微发麻,吸了口啤酒才缓过来:“听小李说,那二位的酒量可不一般?本想着让他们陪我们喝几杯,咱们北方人喝酒实在,就喜欢这种能喝到一块儿的朋友。”
小主,
沈部长哈哈一笑,用纸巾擦了擦嘴角:“可不是嘛,张科长是出了名的‘千杯不醉’,谢科长也不差,俩人凑一块儿,能从天黑喝到天亮。等下次他们有空了,我再组个局,保准让王经理喝尽兴。”
说话间,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走到了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