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加蒸汽升温,“目标温度 55 度,蒸汽阀门慢慢开,别让温度升得太快。”
蒸汽管道逐渐发烫,反应釜内的温度也开始稳步上升,李硕士守在温度控制器旁,眼神紧紧盯着显示屏上的数字,“25 度、35 度、45 度…… 快到 55 度了,关小蒸汽!”
当温度精准达到 55 度时,他立刻下令关闭蒸汽阀门,“保持这个温度,稳定 10 分钟。”
稳定期过后,该加片硅了,“片硅加三分之一袋,注意别洒出来,要均匀投入。”
李硕士亲自接过操作工递来的片硅袋,小心翼翼地打开,然后一点点往反应釜的进料口倒,边倒边叮嘱:“倒的时候慢一点,让片硅充分接触溶液,别在釜底堆积。”
片硅加完后,他再次启动搅拌,让片硅与溶液充分混合。
之后便是检测 PH 值,“目标 PH 值 7.8,仔细测,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李硕士拿着精密 PH 检测仪,深入釜内溶液中,等待数值稳定后记录下来,“7.5、7.6、7.7…… 快到了,再稍微补一点液碱。” 经过微调,PH 值最终精准达到 7.8,他满意地点点头。
最后一步是升温至 85 度,“继续开蒸汽,缓慢升温到 85 度。”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李硕士的神情愈发专注,当温度达到 85 度时,他立刻下令:“关闭氮气和蒸汽!” 待阀门全部关好后,他长舒一口气,对操作工说:“现在开氧气,准备氧化反应,氧气流量按之前的参数来,注意观察反应状态,有任何异常立刻汇报。”
氧气缓缓通入反应釜,氧化反应正式开始,李硕士依旧守在操作台前,时不时查看各项数据,记录反应进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在他的精准指挥和细致把控下,每一台反应釜的操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后续生产出合格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主,
夏日的阳光像烈火一样炙烤着厂区,车间里的温度更是比室外高出好几度,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金属和化学原料的混合气味,让人浑身都浸在汗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