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笔直地向上伸展,树皮呈深褐色,带着深深的纵向裂纹,像是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掌,充满了岁月的质感。
繁茂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层层叠叠,像一把把巨大的绿色遮阳伞,将炙热的阳光牢牢挡在树冠之上。
走在榆树林间,丝毫感受不到初秋的炎热,只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的零星光斑,在地上轻轻晃动,带来几分清凉与惬意。
我忍不住伸出手,抚摸着榆树粗糙的树干,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坚硬与沉稳,仿佛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穿过密集的榆树林,便来到了南大门的西侧。
这里的景致与之前的湿地风光截然不同,多了几分人工雕琢的精致。脚下是一条铺在地上的木板道,木板呈深棕色,表面被打磨得光滑平整,踩在上面能听到轻微的 “咯吱” 声,带着几分复古的韵味。
木板道旁,矗立着一座人造假山,假山由大小不一的石头堆砌而成,石头表面还带着淡淡的青苔,显得古朴而自然。
假山上点缀着几株小型的绿植,为硬朗的石头增添了几分柔和的绿意,远远望去,竟有几分山林的意境。
木板道旁的树荫下,摆放着几张用原始木头做成的条凳。
条凳的木头保留了原本的纹理与形态,没有过多的修饰,边缘甚至还能看到自然的弧度,透着一股粗犷的古拙感。
刻,我刚好走完了一圈,双腿有些疲惫,便顺势坐在了条凳上。刚一坐下,便感受到木头的清凉透过衣物传来,驱散了行走带来的燥热。
细细打量着这几张条凳,古拙的木质与周围现代化的木板道、精心设计的假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意外地和谐。
绿荫之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条凳上,光影交错间,更显得这里古朴典雅,让人忍不住静下心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回想着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心中满是感慨。美丽的广利河湿地公园,用它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给这个周末带来了无比愉快的心情 —— 从湿地的灵动水鸟,到 “磕头虫” 的厚重工业记忆,再到古老柳树的坚韧与榆树林的生机,每一处景致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 “忆乡堤” 上的那些古老柳树与背后的故事,又带来了沉重的历史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这片土地的过往与变迁。这样的旅程,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心灵的触动,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