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初三去干亲家出门(一)

我跟你说的这些,都是平时开车总结出来的关键点,你可得好好记住,以后用得上。”

女儿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的紧张少了几分,多了几分坚定。

她按照我教的方法,稳稳地握着方向盘,时不时地观察着后视镜和路牌,车子在慢车道上平稳地行驶着,窗外的风景缓缓向后倒退,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温暖又明亮。

我看着女儿认真开车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我知道,女儿正在一步步成长,而自己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她,为她的安全保驾护航。

下了高速后,车子在县城的街道上平稳行驶,十来分钟的功夫,就到了女儿干妈家所在的巷子口。

这次来,我特意借了侄子那辆白色的自动挡小车 —— 倒不是自家的车不能开,实在是他平时开的手动挡东风风行个头太大,车身宽,而干妈家所在的老巷子路不算宽,两边还常停着居民的车,手动挡大车开进去,找地方停车太费劲。

更重要的是,女儿虽然考驾照学的是手动挡,但这阵子练车一直开的是自动挡,上手更熟练,开着也省心,我想着,借辆自动挡的小车,既能让女儿开车更轻松,也能避免停车时的麻烦,一举两得。

车子缓缓停在干妈家的大院门口,女儿先推开车门跳了下去,蹦蹦跳跳地就往院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干妈!干妈!我们来啦!”

我则在后面慢悠悠地打开后备箱,把提前准备好的四盒元宵、两箱牛奶还有一大袋水果一一拎出来,手里拎得满满当当,脚步却依旧轻快。

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女儿的干妈系着围裙从屋里迎了出来,脸上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喜庆。

“大姐,过年好!” 我笑着打招呼,语气里满是亲切。“好好好!你也过年好!”

干妈连忙应声,快步走过来,伸手就想帮我拎东西,“哎哟,你看你,还拿这么多东西干啥,空手来耍耍就行,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见外。”

“没什么值钱的,就是一点心意,您可别嫌少。”

我笑着躲开干妈的手,自己拎着东西往屋里走,“元宵是楼下丹香糕点店的,您尝尝,牛奶分了两箱,有箱是给孩子喝的,水果也是刚买的新鲜的,您平时也多吃点。”

进了大院,干妈一边引着我往屋里走,一边念叨:“大嫚一家还没到呢,说是路上车多,得晚一会儿。

小主,

你先坐着喝杯茶,我去厨房准备菜,中午咱们好好热闹热闹。” 说着,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往女儿手里塞:“来,甜(女儿的小名),这是干妈的一点心意,过年了,拿着买糖吃。”

我一看,连忙摆手:“大姐,真不用给了,她都这么大了,早不是小孩子了,哪还能总收您的红包。”“再大在我眼里也是孩子!”

干妈不由分说地把红包塞进女儿手里,语气坚定又带着疼爱,“过年嘛,图个吉利,拿着!” 女儿看着我,见我没再反对,便笑着接过红包,甜甜地说了句:“谢谢干妈!”

其实我早就准备好了两个红包,一个是给干妈的二女儿二嫚的 —— 二嫚比女儿大三岁,还没成年,正是该收压岁钱的年纪;

另一个则是给大嫚家孩子的,小家伙才刚上幼儿园,过年自然少不了红包。

我心里清楚,过年时这样互相给孩子发红包,不只是图个热闹,更是亲友间拉近距离、传递心意的方式,你给我家孩子一份,我给你家孩子一份,一来一往间,亲切感就更浓了。

我把东西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在沙发上坐下,干妈已经泡好了热茶端了过来。

喝着温热的茶水,听着干妈在厨房忙活的动静,偶尔和女儿聊几句家常,我心里满是踏实。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身上暖洋洋的,院子里偶尔传来邻居家孩子的笑声,处处都透着过年的温馨。

我想着,等会儿大嫚一家到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这份热闹与亲切,就是过年最珍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