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食品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期韩国市场上部分海产品的价格较之前上涨了 30% 以上,其中虾类、蟹类等海鲜的价格涨幅更是超过了 50%,给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无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抢盐、抢海鲜,还是韩国出现的类似现象,背后都反映出民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担忧。
核辐射问题引发的恐慌情绪,让大家通过囤积相关商品来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然而,盲目抢购不仅会导致市场供应短期失衡,推高商品价格,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毕竟盐和部分海鲜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过度囤积很容易导致商品过期变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各国相关部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保障食品供应安全,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和监管,民众无需过度恐慌,应理性看待市场变化,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购买商品,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离日本的太平洋各国都出现韩国一样的抢购热潮,我国海关也表示,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10个县的食品。
对来自日本其他地方的食品特别是水产,进行严格审核,加强监管,达到100%查验,加强对放射性元素的监测力度,必须要保证我们的餐桌上的安全。
此外,放射性物质会对基因产生影响。
福岛核电站泄漏后排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氚、铯、锶、钚、碳等原子核半衰期非常长,因此会谁也无法担保含有大量和多种放射性核素的水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以及生物演化有何影响,但至少可以判断,核污染水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并且还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有负面影响,并且影响可长达数千年。
届时,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 实验证明,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这段时间,为了能让自己吃得安心,我可是把 “囤海鲜” 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一想到核辐射可能对海水造成的影响,我就忍不住想多储备些新鲜海鲜,做好长期应对的打算。
先是去本地最大的海鲜市场采购,那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能挑到最新鲜的货。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海鲜的腥味混杂着商贩的叫卖声,格外热闹。
我直奔常去的那家海鲜摊位,老板看到我,笑着说:“今天又来大采购啊?” 我点点头,开始有条不紊地挑选。刀鱼骨条条体型饱满,银亮的鱼鳞在灯光下泛着光泽,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口气挑了十几条;
眼鱼肉质细嫩,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自然也不能少,装了满满两大袋;黄花鱼个头匀称,腹部金黄,一看就是刚打捞上来没多久的,我也毫不客气地买了好几斤。
接着是鳗鳞鱼,摊位上的鳗鳞鱼还在扭动着身体,活力十足。
老板麻利地帮我处理干净,装袋称重,我看着处理好的鳗鳞鱼,想着以后能做成红烧鳗鳞鱼、鳗鳞鱼豆腐汤,心里就踏实多了。
然后是虾,鲜活的大虾在盆里蹦跳着,我挑了最大号的,满满装了三个大保鲜袋;八带也是新鲜得很,触手还在微微蠕动,买上几斤回去,不管是白灼还是爆炒,都特别美味。
除了这些新鲜海鲜,虾酱、虾皮、干虾这类耐储存的海产品我也没放过。虾酱选的是本地老字号的,味道醇厚,平时用来拌面条、炒菜都特别香;
虾皮是无盐的,用来给汤提鲜再好不过;干虾个头大,肉质紧实,既能当零食,也能用来做菜。
采购完回到家,我就开始忙活起来。把刀鱼骨、眼鱼、黄花鱼、鳗鳞鱼分别处理干净,切成合适的大小,用保鲜袋分装成一份份,然后整齐地放进冰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