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一场与时间和价格的赛跑

最让人无奈的是疫情期间,那时候煤炭的运输受到很大影响,不少煤矿因为疫情停产,能正常供货的煤矿少之又少,煤价更是一路飙升,最高的时候每吨涨到了一千二百元。

即便价格这么高,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货。因为供暖是民生大事,一旦因为缺煤耽误了供暖,或者在供暖期间出现断供的情况,在同行业里的影响就太大了。

别的不说,居民家里的温度不达标,就会纷纷打投诉电话。而且建设局对每个供暖单位都有明确规定,一旦某个供暖单位的投诉电话超过规定数量,不仅会被通报批评,还会面临相应的处罚,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公司下一年的供暖资质。

记得疫情最严重的那一年,为了确保煤的供应,公司专门成立了 “保供小组”,采购部的同事们冒着疫情风险,驻守在煤矿附近,协调运输车辆;

物流部门的同事们则每天盯着货运信息,生怕车辆在运输途中出什么意外。

有一次,一批煤在运输途中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被滞留在高速路口,公司的同事们连夜赶过去,跟当地的防疫部门反复沟通,最后终于办理好了通行手续,让煤车顺利抵达公司的储煤场。

当看着一车车煤卸下来,储煤场的煤堆一点点增高时,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

有时候想想,做供暖这一行真的不容易,每年都要和时间赛跑、和煤价博弈。

但每当冬天来临,看到居民家里温暖如春,听到大家对供暖质量的认可,又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毕竟,保障千家万户的温暖,是我们每个供暖人的责任,哪怕压力再大、困难再多,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在供热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深知一个道理:哪一个供热单位也不能拿着自己的名誉去赌博。

要知道,在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里,想获得群众口中的 “好口碑”“美称” 太不容易了 —— 它需要年复一年地保证供暖温度达标,需要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及时解决用户的报修问题,需要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去赢得信任;

可要想毁掉一个企业的名声,却简单得可怕,可能只是一次供暖延迟,可能只是几户居民家里温度不达标,也可能只是一次处理投诉时的敷衍,就能让多年积累的好口碑瞬间崩塌,让企业在行业里抬不起头,更让用户失去信任。

小主,

就拿我们公司来说,自 2008 自成立以来,每一步发展都紧紧围绕着 “守护名誉、赢得信任” 这一核心。

刚开始的时候,公司规模很小,只能为周边几家小型企业提供供暖服务,入网面积几乎为零。

但即便如此,公司上下也没有丝毫懈怠,每天安排专人巡检供暖设备,确保供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