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去南郡考察的会议结束后,我看着女子们聚在晒谷场,依旧热情不减地讨论着南郡之行的细节。阳光洒在她们的脸上,那些曾经围着锅台转、低声下气的女人,如今一个个眼神坚定,言谈中透着自信。
“悦娘,”王翠兰兴奋地说,“要是真能学到南郡的种植技术,咱们村的收成肯定还能再翻一倍。”
“是啊,”刘氏也点头,“听说那边有种叫‘黄金玉米’的新作物,产量高、价格也好。”
我心里一动,正想回应,系统忽然发出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解锁新种子——黄金玉米。】
我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这正是一个机会。黄金玉米产量高、价格好,营养价值也丰富,若能在村里推广,对大家益处颇多。
“此前我们已经决定带一部分人去南郡考察。”我说,“但在此之前,我们得先解决一个问题——黄金玉米的种植条件非常苛刻。”
众人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什么条件?”
我打开系统界面,调出种植指南宝典,指着上面的信息说:“黄金玉米对光照和土壤湿度都有严格要求。每天至少需要十二小时以上的日照,土壤湿度要保持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间。”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几个经验丰富的农妇皱起眉头。
“这可不好办。”林婶开口道,“咱们这边夏天白天长,冬天短,光照时间不固定,怎么保证每天十二小时?”
“还有这湿度……”刘氏也担忧地说道,“雨水多的时候容易积水,雨水少又太干,控制起来不容易。”
我知道大家的顾虑,便继续说道:“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可以分步骤来解决。”
我开始组织大家分工合作。首先,让年纪小的孩子们帮忙测量田地的光照时间,他们在田间奔跑记录日出日落的时间点;接着,安排有经验的农妇检测土壤湿度,并用竹竿插入土中观察水分渗透情况。
“悦姐,你看这片地,下午三点以后就照不到太阳了。”王翠兰拿着记录本走过来,“这边最多只有六个小时的日照。”
“那我们就得想办法补光。”我拿出系统提供的反光镜设计图,“可以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安装这种镜子,利用反射原理增加光照时间。”
“听起来有点复杂。”她皱眉。
“其实很简单,只要固定好角度就行。”我一边说着,一边示范安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