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智能规划,布局未来

时间过得飞快,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我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踏实感。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正在一步步接近目标。

回到棚屋后,我把所有采集的数据都导入系统,开始进行智能规划运算。

屏幕上很快生成了一张完整的基地布局图,颜色标注清晰,不同区域的功能也一目了然。

“太神奇了!”林婶惊叹,“以前哪见过这种东西,种地也能这么精细。”

“这只是开始。”我指着其中一处区域,“接下来,我们要根据作物类型,分别设定灌溉和施肥系统。”

“那会不会太复杂?”李青禾担心地说,“村民们能记住这些吗?”

“所以我打算分区块管理。”我说,“每个区块由专人负责,我会给他们培训基础操作,让他们掌握自己负责区域的系统使用方法。”

说干就干,我立刻组织了几名愿意学习的村民,开始第一轮培训。我将系统操作简化成几个步骤,配合图画和口诀,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就像做饭一样。”我举例子,“火候大了就关小阀门,火候不够就调大一点,关键是观察和调整。”

顾承安也在一旁帮忙,他拿着自制的“传感器”模型,跑到各个角落检查数据,像个小小巡视员。顾雅柔则坐在角落里,用画笔记录下每一处变化,虽然她还不太会写字,但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清楚了每一块地的状态。

培训结束后,我带着大家实地演练。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简化的操作指南,上面有我亲手画的示意图和简单的文字提示。

“别怕搞错。”我对大家说,“系统会有自动纠错功能,如果操作失误,它会提醒你改正。”

“那要是我不小心按错了按钮呢?”一个年轻小伙问。

“那就等系统弹出错误提示,再重新来一遍。”我笑着说,“重要的是多练,熟能生巧。”

傍晚时分,第一批智能施肥系统的安装工作正式开始。我们在主要作物区布置了感应器,并与灌溉系统联动,确保水分和养分能够同步供应。

“这样就能省不少人力了吧?”林婶一边拧螺丝一边问。

“没错。”我说,“而且还能减少浪费,提高产量。”

天色渐暗,棚屋外挂起了灯笼,照得田间一片通明。我站在田边,看着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