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渠道拓展,空间广阔

天刚亮,我还没来得及洗漱,就听见院外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商人没骑车,也没带随从,独自一人跨过田埂走来,手里拎着个布包。

他把布包往桌上一放,喘了口气:“又爆单了,醉春楼这次要一百二十盒,还加了两样新菜要用你的番茄做底料。”

我没急着看订单,先给他倒了碗温水。“他们点名要哪一批?”

“T-03,说是要‘镜头里摘的那批’。”他笑了笑,“现在城里人吃饭,不光看味道,还得看故事。”

我点点头,转身打开平板调出数据。过去三天,日均订单稳定在八百以上,复购率两成五,客户画像显示三成来自邻县,还有几个陌生城镇的地址开始频繁出现。系统自动生成的热力图上,周边三镇的消费需求呈环状扩散,像一圈圈漾开的水纹。

我翻到昨日直播的观看记录——有观众留言问:“能不能在自家楼下铺子买到?”

这问题让我停顿了一下。

瑞丰商行和酒楼的合作虽稳,但覆盖人群有限。想真正打开局面,得进大型商超。那些地方人流大、辐射广,关键是能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不再靠一场场直播去拼热度。

我抽出一张纸,写下“百谷坊”三个字。这是方圆五十里内最大的连锁铺子,分号遍布四镇,背后有稳定的冷链运输网。更重要的是,它主打“良品直供”,一直缺一个拿得出手的有机蔬果招牌。

“我想谈独家供应。”我把写好的草案推到李商人面前,“不压价,不走量,只供精品。标签上印溯源码,卖场挂我们的直播片段,让顾客扫码就能看到今早谁摘的番茄。”

他低头看了会儿,眉头慢慢皱起。“百谷坊门槛高,验货严,账期至少十五天起步。你这批货虽说火,可人家要看的是持续供货能力。”

“五百斤一天,能保证吗?”

“目前三个棚勉强够,但撑不了太久。”我手指轻敲桌面,“所以我打算扩地。”

他说完抬头看我,眼神里多了点认真。

我收起纸页,起身走向后院。顾柏舟正在清洗灌溉管,裤脚卷到小腿,袖口沾着泥点。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了我一眼,顺手把水管关了。

“刚才说了,想进百谷坊。”我站在篱笆边,“得扩产,不然接不住单。”

他擦了把手,走到我旁边,顺着我的目光望向远处那片荒坡。赵财的地已经空了两年,杂草长得比人高,村里前些日子确实在议重新分租的事。

“你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