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云舟悬浮于丹城上空,通体由千年铁沉木打造,其上覆盖着密密麻麻的阵纹,在晨光中流淌着温润的玉色光晕。舟身两侧延伸出巨大的流线型云翼,并非实体,而是由精纯灵力凝聚而成,缓缓扇动间,搅动起肉眼可见的灵气涡流。这便是中州太虚门的“渡虚云舟”,象征着苍龙大陆核心地带的磅礴底蕴与无上威仪。
朱昌耀站在云舟宽阔的甲板边缘,脚下是迅速缩小的丹城轮廓,以及更远处青州连绵起伏的苍翠山脉。劲风呼啸,吹动他玄青色的劲装,猎猎作响。他身后,是十道同样挺拔却神色各异的身影——韩立、王二狗、铁心兰、卜星瑶、石破天,以及五名气息沉稳、眼神锐利的沛国堂筑基后期精英:擅长阵法的“阵眼”陈默、精通刺杀的“影匕”林七、防御见长的“铁壁”孙岩、长于追踪的“鹰眼”赵乾,还有一位沉默寡言却灵力浑厚的女修“磐石”吴霜。
“老大,这…这也太大了吧?”王二狗缩了缩脖子,看着脚下深不见底的空旷,声音带着点哆嗦,“比咱们沛国堂最大的楼船还大十倍!这得多少灵石才能驱动啊?”
铁心兰推了推鼻梁上架着的、她自己捣鼓出来的精巧水晶镜片,镜片上闪过细密的符文流光。她痴迷地抚摸着船舷上繁复玄奥的阵纹接口,喃喃道:“核心驱动阵法至少是七阶水准!阵纹叠加嵌套的手法闻所未闻,灵力流转路径精妙绝伦,损耗率低得可怕…中州,果然名不虚传!”
韩立怀抱他那柄从不离身的古朴长剑,剑鞘古朴,剑柄缠着磨损的布条。他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云舟上其他区域汇聚的人群,特别是那些周身灵力波动强烈、眼神睥睨的身影,一股无形的战意在他周身隐隐升腾。他低声道:“很强。比青州那些所谓的天才,强得多。”
卜星瑶则安静地站在朱昌耀身侧,一袭素雅的星纹长裙,长发仅用一根木簪松松挽住。她清澈的眼眸望向浩瀚无垠的云海深处,指尖无意识地掐算着,眉心微蹙,轻声道:“昌耀哥,此去中州,星轨驳杂,吉凶交织,似有大波澜起于微末。需慎之又慎。”
石破天咧开嘴,露出标志性的憨厚笑容,用力拍了拍坚实的胸膛:“管他呢!跟着老大,去哪儿都不怕!俺这身板,正好试试中州那些‘天才’的拳头硬不硬!”
朱昌耀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投向远方翻涌的云海,似乎要将这生养他的青州烙印在心底。他怀中,那块贴身存放、温润如玉的太乙神镜,此刻正散发着一种奇异的、持续不断的温热感,如同活物在轻微搏动。这感觉并不灼人,却带着一种强烈的悸动,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此行,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波澜壮阔的征程,同时,也预示着无法估量的凶险与挑战。
“都打起精神来。”朱昌耀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身后每一个人耳中,带着沛国堂主特有的沉稳与不容置疑的威势。“青州,是我们的根,沛国堂是我们的家。但中州,才是真正的大舞台,是龙腾九天之地。收起你们在青州那点傲气,在这里,我们只是刚刚走出山村的‘乡巴佬’。”
他微微侧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兴奋、或凝重、或充满战意的年轻脸庞:“记住,我们是沛国堂的种子,是青州的脸面。站稳脚跟,打出威风,让中州的人知道,青州,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穷乡僻壤!”
“是!堂主!”十人齐声低喝,声音凝聚成一股无形的锐气。
就在这时,甲板中央传来一个平和却蕴含着不容抗拒力量的声音:“所有持太虚令者,云舟即刻启程,目标——中州太虚门山门。舟行期间,请于各自分配静室休憩,亦可于公共区域活动。舟内禁止私斗,违者严惩。”
说话者正是太虚门使者,玄清子。他依旧是一身朴素的道袍,站在舟首,身影仿佛与整个云舟融为一体。随着他话音落下,庞大的云舟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覆盖舟体的阵纹骤然亮起,刺目的光华一闪而逝。下一刻,云舟猛地一震,仿佛挣脱了无形的束缚,化作一道巨大的流光,撕裂云层,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朝着东北方向的天际激射而去!脚下的青州大地,瞬间化为一片模糊的绿色背景,被远远抛离。
青州,再见。中州,我们来了!
云舟内部的空间远比外面看到的更为广阔。穿过一层柔和的光幕进入舱体,仿佛进入了一座移动的空中宫殿。走廊宽阔,地面铺着温润的白玉,墙壁散发着柔和的光亮。灵力浓郁得几乎化为薄雾,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沁人心脾的清灵之气。
朱昌耀一行人被一名面无表情的太虚门外门弟子引领着,穿过几条回廊,来到一片相对僻静的居住区域。分配给他们的静室并不大,陈设也极为简单,仅有一张玉榻,一个蒲团,一张矮几。但胜在灵气充沛,远超青州任何一处所谓的洞天福地。
“翠微谷区域,丙字房。舟行约需七日,无事莫要喧哗乱闯。”外门弟子丢下几句冷冰冰的话,转身便走,眼神扫过朱昌耀等人时,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漠然,仿佛在看一群无关紧要的货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拽什么拽…”王二狗小声嘀咕了一句,被韩立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先安顿。”朱昌耀平静地吩咐。众人依言进入各自的静室。
朱昌耀盘膝坐在玉榻上,并未急于修炼。他心念微动,识海中,古朴神秘的太乙神镜缓缓浮现。镜面不再沉寂,而是微微荡漾着水波般的纹路,散发出持续的温热感,镜缘处,一丝丝极其微弱的紫金光芒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
“神镜示警,亦是预示…”朱昌耀凝神,将意念沉入神镜核心。镜面光华流转,映照的不再是他的识海,而是整艘庞大云舟的模糊轮廓!
下一刻,视角变换,如同神镜悬于云舟上空,俯瞰甲板及各个公共区域。无数道或明或暗、或粗或细、色彩各异的光柱,如同雨后森林中破土而出的蘑菇,密密麻麻地呈现在镜面之上!
气运之柱!
这就是太乙神镜此刻向他展示的景象——整艘云舟上,所有修士的气运!
朱昌耀的心神猛地一震。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如此清晰地“看到”如此多修士的气运光柱!青州时,所见气运光柱大多黯淡微弱,偶有亮眼的,也不过是烛火之光。而此刻,在这艘承载着各州“天才”的云舟之上,他仿佛闯入了一片光怪陆离的森林!
筑基修士的气运光柱最为常见,如同摇曳的烛火,颜色驳杂,白、灰、赤居多,高度参差不齐,代表着他们不同的潜力与近期境遇。这些烛火般的白光、灰光、赤光占据了视野的大半,如同森林底层的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