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斟满酒后,贾环轻拍其肩,举杯向贾母敬酒。
贾母大笑着说道:“好,鸳鸯再来给三爷满上。"鸳鸯害羞地将酒斟满后退回一旁。
贾母举起酒杯说:“环哥儿在外为家族奔波,功绩显着,贾家今日成就,少不了你的功劳。
我敬你一杯!”
说完便一饮而尽。
贾环笑着回应:“祖母不必如此夸奖,作为贾家人,这些都是我该做的。"随即也喝了酒。
贾母笑道:“这需要才能,族中子孙众多,却并非人人皆能,你不需太谦逊,未来家族还需你来支撑。"
贾环听后回答:“祖母,宁荣两府本是一家,荣辱与共。"
贾母高兴地说:“好!有了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即便此刻离去,也能去见先祖了。"
黛玉笑着说:“外祖母身体康健,必定长寿。"
贾母哈哈大笑:“我还没享够福呢,得亲眼看到你和环哥儿的孩子长大才行。"
黛玉脸红嗔怪道:“外祖母……”
王熙凤也附和道:“老祖母健康长寿,定能看到三弟的孩子成家立业,那时玄孙陪伴您,岂不是更欢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母闻言大笑:“借你的话,我要多活几年,让你们看看下一代。"
薛姨妈插话说:“老太太,环哥儿妻妾成群,将来玄孙陆续出生,您可别嫌麻烦啊。"
贾母笑着回应:“不嫌,热闹就好。"
一旁的黛玉瞪了贾环一眼,让他有些紧张。
王熙凤打趣道:“林妹妹,你得看好自己的人,三弟这般出众,怕是有不少人惦记呢。"
黛玉并未生气,只是笑着回应:“二嫂子无需用话来讽刺我,若他真有能力,自然可以迎娶他人入门,我并非不容人之人。"
贾环听后急忙解释:“林姐姐,我何时说过要带人回家?如今家中情况你也清楚,不会再有此事了。"
黛玉见贾环言辞直白,不禁轻斥:“胡说什么!我何时阻止你带人进门?男子纳妾本属常事,况且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贾环连连点头:“是,是我的过错。"
黛玉更觉尴尬,再次轻啐:“真是的!”
贾母在一旁笑道:“环儿啊,东府只剩你一人继承香火,应当多考虑家族未来。
在此时,切勿再与人争执。"
次日。
五嫂子前往宁国府向贾环道贺,归途中经过前院,隐约听见一个熟悉的嗓音,仔细回忆后确认正是前几天所闻之声。
她拉住身旁侍从询问:“那位年轻人是谁?为何出现在宁国府?”
侍从认识五嫂子,立刻回答:“五太太,他是后廊的贾菖,来府中帮忙的。
听说国公爷准备宴请开国功臣。"
五嫂子听罢迅速回到内宅。
贾环发现五嫂子返回,疑惑地问道:“五嫂子为何又来了?莫非遗漏了什么未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