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点头示意请入。
贾代河由孙子搀扶走进正堂,跪下行礼:“草民贾代河叩见王爷,愿王爷万福。"
贾环笑着起身:“老叔公不必拘礼,咱们本是一家人,免了吧。"
贾代河起身看着贾环,感慨道:“王爷,昔 ** 还是侯爵,如今已是国公,更封为阳平郡王,贾家真是出了贵人啊!”
坐下后,贾环问:“老叔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只要我能帮上忙,绝不推脱。"
贾代河面露尴尬:“王爷别笑话我,看到京城八房日益兴盛,而金陵十二房却渐渐衰败,我心里着急。"
停顿片刻,见贾环未表态,继续说:“为金陵贾氏的发展,我厚着脸皮来给孙子求个前程,还望王爷看在同族的份上,给予帮助。"说完,满怀期待地看着贾环。
贾环不愿在金陵发展,正是担心这类事情发生。
既然来了,也难以直接拒绝,于是笑着说:“老叔公也知道,我出身武将,与文官不合,当年得罪了不少文官。
若要谋取文职,我也无能为力。"
贾代河见贾环未拒,心中一喜,说道:“王爷明鉴,犬孙资质 ** ,难承书香,还烦请您为他谋个武职。"
贾环沉声言道:“老叔公可知武职并非闲职?恐将来要上战场,若有闪失,切莫怪罪于本王。"
贾代河正色答道:“王爷言重了。
富贵险中求的道理,老朽深知。
若真有何意外,也是天意如此。"随即转向身旁的年轻人,问道:“球哥儿,你怕吗?”
年轻气盛的贾球挺身道:“祖父,孙儿不怕。
小主,
虽不能如王爷般封侯拜相,但绝非懦夫,定不让贾家蒙羞!”
贾环观此少年英姿勃发,心中甚慰,笑道:“好,既然如此,此番随本王入京,先去京畿大营做个把总,不过本王不会特别关照你。"
贾球跪谢:“多谢王爷,贾球必不负厚望。"
稍作交谈后,贾代河满心欢喜归去,准备为孙儿整理行装。
庭院内,贾代河叮嘱:“到了神京,务必努力。
你是庶出,家中无你立足之地,唯有凭己力出人头地。
可懂?”
贾球俯身答曰:“祖父教诲,孙儿铭记于心。"
贾代河点头,道:“你是老朽最看好的孙辈,这七品武职是费尽周折求来的,万不可令我失望。"
五月二十日,贾环携黛玉等人启程赴京。
临近神京的前夜,十几艘快船围住楼船,船上尽是黑衣蒙面、手持兵刃之人。
守卫楼船的侍卫立即吹响号角,亲兵纷纷赶至甲板。
贾环在阁楼内嘱咐黛玉等人:“林姑娘,请留在屋内,听我吩咐行事。"
黛玉忧虑问及:“环儿,出了何事?”
贾环安抚众人:“无须惊慌,只是一场小 ** ,我去解决即可。"转身而出。
至甲板,周扬禀告:“王爷,约有十余艘快船,来者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