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也请缨出战,多位元勋随之附和。
弘武帝沉思片刻道:“好,此次由英国公领军,邓达为副帅共同抵御蒙古。"
李泰与邓达领命:“臣遵旨。"他们并未再提贾环参战之事,非是李泰不愿借机除掉贾环,而是贾环如今已是郡王,若入军难免喧宾夺主,反让自己陷入险境,他不信贾环不会记恨上次的陷害。
最终,弘武帝调集地方军二十万,并从丰台大营、京畿大营抽调十万兵马,由李泰和邓达统领增援雁门关。
退朝后,贾环在宁安堂接见了牛继宗、柳芳等开国勋臣。
贾环严肃说道:“柳叔父,李泰必会趁机削弱开国一脉的势力,柳叔父需多加小心,莫要被他算计。"
牛继宗皱眉道:“王爷,如此大战,李泰还不至于胆大到冒天下之大不韪来陷害开国一脉的功臣吧!”
贾环冷笑一声:“那个老狐狸狡猾得很,如果我们被他当成炮灰,免不了要损失惨重。
牛伯父,您可别忘记,京畿大营里的低级 ** ,可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
要是伤了太多,开国一脉的实力必定会大受影响!”
牛继宗听了这话,不禁倒抽一口凉气,他确实没考虑到这一点。
柳芳作为此次出征京畿大营的领头人说道:“王爷,那我们就不能让那些孩子们去了。"
牛继宗摇头说:“军机阁的命令不可违背,一旦下达调令,他们就必须前往。"
柳芳听后焦急地说:“这可怎么办?我的两个儿子都在军中,要是出了事,我家可就完了。"
众人闻言皆沉默不语。
自从贾环崭露头角,开国一脉逐渐壮大,各家都将优秀子弟送至京畿大营历练,如今这些人多已成长为中级将领。
一旦有所损失,谁也承受不起。
见众人沉默,贾环严肃地说:“各位,现在逃避是不可能的,只能遵从军机阁的命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牛继宗连忙问:“王爷,有何良策?”
贾环笑着回答:“李泰即便有意图,也不至于把京畿大营的所有开国子弟都派上战场,能调走一半就已经很好了。
到了军中,柳叔叔可以将他们调入亲兵护军队伍,这样相对安全。"
柳芳听后眼睛一亮,是啊,李泰虽然身为统帅,但也不能干预军中具体调动。
他在心里盘算着,只要自己不死,这些孩子的安全就有保障,于是笑道:“还是王爷聪明,哈哈!”
贾环继续说道:“不过,柳叔叔到了战场上切勿莽撞,蒙古人的实力不容小觑。
若论战斗力,我大乾的骑兵也只有北辽铁骑可堪一比。
我们的骑兵来之不易,因此必须稳扎稳打,进退有度。"
柳芳拱手道:“王爷的话,我铭记在心,绝不会让您失望。"
王子腾府邸内。
李氏泪流满面地说:“云儿,你父亲不在神京,你又要去战场,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你父亲交代!”
王云为李氏擦拭泪水,笑着安慰道:“母亲不必担心,孩儿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注定要在战场上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