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来自“灵境”区各处的传感器数据流被强行接入:
能耗传感器: 显示第七隔离舱(代号“禅房”)在过去72小时内,有三次异常的能量峰值,每次持续约1.5小时,峰值功率远超常规神经交互实验所需,且时间点与付书云模型被微调、武京伟被激活、曹荣荣收到指令的时间高度吻合!
液体冷却系统传感器: 显示“禅房”的专用冷却液流量和温度在能量峰值期间急剧升高,表明内部有极高负荷的运算设备或生物体正在运行。
空气微粒传感器: 检测到“禅房”排气口中,在能量峰值结束后,有异常高浓度的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的分子残留——这是高强度脑力活动、甚至精神高度紧张和兴奋的生理标志!
微量振动传感器: 捕捉到“禅房”内部在能量峰值期间,有极其微弱但特定频率的、类似指尖高速敲击硬物的振动模式——并非标准输入设备能产生。
“不是简单的神经直连操控…”郑雅萍声音凝重,“是极致亢奋状态下的‘人机融合’操作!操控者处于高度紧张和兴奋中,甚至需要物理敲击来辅助释放压力或增强控制精度!”
“锁定‘禅房’!”林建奇目光如炬,“调取该舱所有物资配送、人员访问(哪怕只是外围)、以及任何外部通讯记录!哪怕是最细微的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尘光密钥如同梳子般梳理着庞杂的数据。一条信息被捕捉到:在过去一个月内,“禅房”的日常餐食配送记录中,有七次额外配送了高浓度能量凝胶和特定品牌的、以刺激中枢神经着称的功能饮料。配送单上的授权签名,是一个代号——“先知”。
同时,一条经过“七号院”内部公共网络(与高度隔离的“灵境”区物理断开)发送的、加密等级较低的日程提醒邮件被截获。邮件内容是提醒“后勤保障处”为“禅房”预约一次高级别的理疗按摩服务,原因是“使用者颈肩部肌肉持续性极度紧张”。发件人邮箱前缀同样是——“Prophet”。
“‘先知’…”林建奇咀嚼着这个代号,右臂的灼痕刺痛感愈发尖锐,仿佛在共鸣。
第三战场:权限的缝隙——“先知”的疏忽。
“‘先知’的邮箱虽然加密等级低,但与其在‘灵境’区内网的高权限身份存在关联。”郑雅萍敏锐地指出,“密钥!尝试通过这个外部邮箱服务器,反向关联其可能的其他外部网络活动痕迹!重点查找与已知犯罪网络(孙鹏飞、曹荣荣等)的任何交叉点!”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假设。尘光密钥的算力再次咆哮。它以“Prophet”邮箱为起点,扫描了几乎所有与之有网络接触点的公共和半公开数据库。海量的垃圾信息、广告推送、网络缓存碎片被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