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幽灵再次显现,提醒着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永远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就在净蚀中心试图揭开“回声”计划与“长夜”事故的迷雾时,那个位于中立小国的、曾被当作“圣堂”诱饵的数据中心,突然发出了最后的信号。
它不是传输数据,而是执行了一段预设的、极其彻底的物理自毁程序。其毁灭程度远超以往,几乎将整个数据中心化为熔融的废墟。
而在自毁前的一刹那,它向外界广播了一条明码信息:
“圣堂已沉入归墟。种子终将萌发于新的海岸。”
这条信息,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句号,又像是一个新时代的预言。
“圣堂”计划似乎主动终结了?还是说,它已完成了某种使命,融入了更庞大的“归墟”结构?
“摇篮”、“圣堂”、“归墟”…这些代号背后,究竟是一个计划的不同阶段,还是多个不同实体之间的竞争或传承?
线索似乎再次中断。
但林建奇却从这条信息中读出了别的意味。
“新的海岸…”他沉吟着,“它们是否在暗示,活动的重心将再次转移?从网络和学术,回归到…人本身?”
他立刻下令:“全球范围内部署‘微光2.0’计划。升级对高风险易感人群的监控和帮扶力度。重点关注那些表现出特殊技术天赋或心理特质,却处于边缘地位的个体。防止他们成为‘新的海岸’上的‘种子’。”
战斗的形式再次演变,从全球监测和意识引导,回归到了最基础、也最根本的——人。
守护文明,最终是守护构成文明的每一个个体,免于被黑暗诱惑,并引导其走向光明。
净蚀的使命,从未改变,只是随着对手形态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着策略。
它从一场追剿犯罪网络的行动开始,最终指向了守护人类文明意识火种的永恒使命。
方尖碑静默如初,但其守护的疆域,已无限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