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伪造了公司的资质文件,然后又虚构了几个成功案例。孙鹏飞的声音带着愤怒,最可恶的是,他还伪造了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让自己顺利中标。
梁露补充道:项目执行期间,他更是变本加厉。用廉价的替代材料,虚报人工费用,甚至把部分工作转包给在校大学生。
五、人性的扭曲
随着讨论的深入,众人开始剖析危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曹荣荣说:我后来查过一些心理学资料,VCD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病态占便宜心理。他不是因为需要而索取,而是为了索取而索取。
鲍玉佳点头:记得有一次公司发年终奖,他明明已经领了自己那份,却还要冒充别人再领一次。被发现后,他竟然说反正财务也搞不清楚
这种心态最可怕的地方在于,陶成文分析道,他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合理化借口,从不认为自己有错。
六、系统的破坏者
张帅帅沉重地说:VCD最大的危害,不是他个人占了多少便宜,而是他对整个系统的破坏。
他举例说明:因为他频繁在采购环节做手脚,公司不得不建立复杂的审批流程,大大降低了效率。
而且,孙鹏飞补充,他的行为产生了恶劣的示范效应。一些原本诚实的员工看到他能逍遥法外,也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马文平难得地说了一段长话:一个组织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VCD这样的行为就像是在齿轮间撒沙子。短期内可能看不出影响,但长期必然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七、社会的反思
众人的讨论逐渐上升到社会层面。
鲍玉佳说:VCD的案例折射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对的容忍度太高了。
陶成文从法律角度分析:现行法律对职务侵占、商业欺诈等行为的界定存在模糊地带,特别是金额较小时,往往难以追究。
魏超提出:更重要的是社会风气。现在流行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很多人把会占便宜当作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