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攻击她“收受境外资金”、“捏造事实博眼球”的污蔑性文章和水军评论。
更令人心惊的是,她当时正在交往的男友(一名公务员),其单位领导“无意中”向他透露,梁露的“激进调查”正在影响他的“政治前途”和单位的“稳定”。
层层压力之下,并非来自危暐本人,而是来自她所在的系统、她依赖的渠道、她亲近的人。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利用规则、人情、舆论,全方位地对她进行围剿和软化。她最终未能刊发那篇报道,关键证据也不翼而飞。事件最终以涉事企业被罚款、几个替罪羊被处理而草草收场。
事后很久,曹荣荣才在一次危暐酒后的吹嘘中得知,那家涉事企业的真正控制人,是“东山会”的一名早期成员。危暐轻描淡写地说:“……一点小麻烦,打个招呼,自然有人会去‘消化’掉。这就叫体系的力量。”
【回忆结束】
曹荣荣讲述完这段往事,安全屋内一片死寂。梁露的脸色苍白,那段被迫放弃的调查,一直是她心中的一根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溃疡……”曹荣荣重复着马强的话,“他们不直接杀人,而是让系统生病,让本该起作用的环节失灵,让坚持原则的人寸步难行。付书云的死,安全屋的窃听,还有当年梁露遇到的事……都是这种‘溃疡’在发作。”
孙鹏飞狠狠一拳砸在墙上:“所以我们现在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罪犯,还是一个……生病的系统的一部分?”
“可以这么理解。”曹荣荣目光沉痛,“危暐和他背后的W.S.Y,就是寄生在体系内的最大‘溃疡’。他们利用体系的资源和人脉,反过来腐蚀和操纵体系,为自己服务。”
(三) “钥匙”与铁幕
就在内部审查和“溃疡”阴影令人倍感压抑之时,专项组最高负责人带来了一个突破性消息——经过最高层特批,用于解锁“遗产”核心数据的特殊权限“钥匙”已经到位!
沈舟立刻在绝对安全的离线环境下进行操作。随着一连串复杂的权限验证通过,最后几把加密锁被依次打开。海量的、更加详尽的资金流向数据、“东山会”核心成员的真实身份信息、以及部分与W.S.Y相关的加密通讯记录,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呈现在众人面前。
然而,随之而来的并非喜悦,而是更深的震撼与寒意。
资金流向最终指向了几个看似完全合法、甚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慈善基金会和跨国投资集团,其运作复杂程度令人咋舌,几乎形成了一套独立的、隐秘的金融王国。
“东山会”的核心成员名单上,赫然出现了几位早已退居二线、但影响力犹存的元老级人物,以及个别在关键领域担任要职的现任官员的名字。
而关于W.S.Y的信息依然包裹在最深的迷雾中,所有直接指向其身份的记录都被一种更高级别的、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加密方式封锁着,连这把最高权限的“钥匙”都无法开启。只在一些边缘记录中,频繁出现一个代号——“园丁”。
“园丁?”陶成文盯着这个词,“他在‘修剪’什么?还是在‘培育’什么?”
“无论是修剪还是培育,都说明他的位置,高到足以俯瞰甚至塑造这片‘园林’。”鲍玉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W.S.Y,或者说“园丁”,其层次可能远超他们的预估。
(四) “清道夫”的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