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不好意思:“哪里哪里,我这也是听我们科长说的,拾人牙慧拾人牙慧!”
杨福平把司机师傅说的笑容满面,高高兴兴的告辞了,并且保证,下回送粮食,只要不绕远路,优先给杨福平这边儿供货。
虽然已经司空见惯杨福平这种跟谁都能处挺好的样子,小孙还是见一次吹捧一次:“站长,你这上下嘴皮子一啪嗒,都忽悠着人家优先给咱们站送货啦!真牛!”
二平默默的补充:“站长跟人唠的都是真心话!”
福安迷茫的眨巴下眼,能听出来说的什么字儿,就是听不明白。
福平笑骂:“你俩也不差,都快出师啦!哦,对了,粮价明儿再调下,人家还负责通知这事儿呢。”
说着从小屋里拿出来张油印纸。
二平认字儿多,默默的拦下了这个活儿。
仔细一瞅,沉默了。
小孙脑袋挤过来:“多少钱?多少钱?”
二平叹气:“玉米面儿又涨到2000了,红薯干都一千多啦!”
好家伙,小孙瘪嘴:“看样子站长说的没错,咱们呐,跟玉米面儿缘分确实不浅呐!”
杨福平安慰小孙:“淡定,都吃公家饭了,别一惊一乍的。
这点事儿算什么,又没上万!”
这风凉话,顿时迎来俩人的嘘声一片。
杨福平两手一背:“我说的哪儿错啦,又不是光涨粮食不涨工资!”
这话倒也是,小孙已经初步品尝到了铁饭碗的好处。
稍微说了两句闲话,就有人进来了。
还不是一个,是俩一起。
到了也不着急,跟进了茶馆似的,溜溜达达的看着各色米面。
张嘴就叫掌柜的。
小孙闹不明白这是哪一出,只好把刚坐下的杨福平就喊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