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锣不用重锤,福平敲打两句就算完事儿。
二平试探性的提起个事儿:“站长,说是咱们粮店下个月准备开始卖油,这事儿准吗?”
福平点点头:“是有这事儿,后院的旧油桶,估计过几天就有人运走,看看还能不能使,要是能使的话,下月月初,咱们前厅就改改布局,再摆上两个油桶。”
话说到这,小孙也听懂了:“要进新人?”
福平点头:“对,咱们店本来人就少,不进人,怎么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小孙连连追问:“男的女的,多大岁数,性子好不好?”
福平笑骂:“你当我给你介绍对象呐,我也就前几天才知道的事儿,连人什么时候来都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
不过应该不是个年轻人,我听人事说,这位置是安置了一名军属,男的女的不知道,不过岁数也不可能小了。”
日月轮转,几天的工夫须臾而逝。
油桶是上午送回来的,人是下午杨福平去局里接回来的。
二平正写着店里新增豆油及菜籽油的告示,福平拍手喊大家伙集合:“来来,大家见见组织上分配过来的新人,以后大家就是一个单位的同志了。”
店不大,一句话落地,仨人都站到了跟前儿,好奇的打量着新来的这位男同志。
新同志目测约莫四十出头,个头不高,眼睛不大,第一印象就是个瘦,瘦的颧骨高耸,骨节突出。
不过这人性子还好,站着大大方方的让人打量。
杨福平拍了拍他的肩膀:“左大哥,你给大家介绍下自己情况吧。”
这位左大哥未语先笑:“我叫左满仓,今年虚四十二了。家里一个老婆,一儿两女。嗯,我们家老大,就是我儿子,现如今去朝鲜那块儿打美国鬼子去了。
组织上照顾,帮我找了这份工作。
以后我一定好好干,绝对不给大家伙儿拉后腿。”
杨福平当先鼓掌,这还是个英雄父亲呐!
有个好的开头,左满仓很快的融入了集体生活。
老左同志是个好同志,这是小孙私下悄悄说的。
中午热饭,都不用二平跟小孙轮流,人家估摸着时间,见缝插针的就生好炉子倒进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