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野采山珍宝,桓公第三年

左传游记 酸辣茄子 3586 字 4个月前

他们很快,便在晚上俘获了哀侯。

与此同时,还抓住了栾共叔。

“你们…你们想要干什么!”

“我告诉你们,这可是晋国的君上。”

“你们…要是敢动他一根毫毛的话…”

“切…”

“都死到临头了,还这么嘴硬!”

“到时候,把你和你的那君上,全都送至我们武公手中,看你还有什么办法!”

正当这晋哀侯与栾共叔,以及其他几位为数不多的叛逃大臣被同时捉拿的时候。

在一旁远远围观着的王嘉,此时不禁心生感慨。

“俗话说的好,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

“上天自有轮回与定数…”

“有些时候,一些愁怨与债,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如果一国的国军能够勤政爱民,且廉洁奉公、以政为德的话…”

“又怎么,会出现今日的这般‘惨剧’呢?”

之后又过了不久,这鲁桓公与齐僖公在嬴地会见,是因为他的儿子公子翚,要与齐女订婚。

而王嘉呢,在快速穿梭到这一历史节点,并见证了这两国国君友好的交流后。

他…此刻又有了新的感悟。

“我算是看出来了…”

“那个时代,想要让两国的关系长久的和好,这个结盟是其一。”

“而联姻呢,效果则会更为显着。”

“我想…这鲁桓公与齐僖公,此时在赢地会谈。”

“为儿子公子翚娶亲齐女的事情,我看只是其一。”

“更多的,则是要涉及到其中的政治利益。”

“毕竟…不会高瞻远瞩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不为国事操劳的国军不是好国君。”

“此事要是成了,这鲁国与齐国的关系,至少在一段时间里,那必定是会十分‘融洽’的。”

紧接着,在夏天的时候…

齐僖公、卫宣公这两国国君,在蒲地会谈。

为什么要说是会谈呢?

原因就在于,齐国与卫国,这两个国家他们并没有结盟。

此时,这两国的关系,更接近于“试探性”的友好。

至于这鲁桓公与杞侯,这两个国君在郕地相会的原因,是因为杞国要求和好。

而在一旁静静围观着的王嘉,对此事则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算是弄明白了…”

“怪不得在这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要不就是互相打仗,要不就是互相和好。”

“说到底都是因为某一个‘契机’,在暗地里偷偷‘搞鬼’呗。”

“至于这外交方式,深入浅出。四舍五入到于我那个时代,现在的外交关系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只不过…这和好与矛盾冲突,除了战争与联姻方面,似乎还有更多的可能。”

“唉…”

“老祖宗多玩剩下的东西,其很大一部分,现在人还在使用。”

“我就说嘛…”

“历史,就像是那‘源源不断’的车轮,一圈接着又一圈,永无休止。”

“它在‘记录’的同时,还在不断‘前进’。”

之后,又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幻。

眼见进入了秋天…

此时,恰好就是鲁国的公子翚,去齐回迎接齐女,重修上代国君的友好关系。

所以,在《春秋》这部着作中,把这翚称为“公子”。

齐僖公送姜氏来,是不合乎周礼的。

因为,凡是本国公族的女子出嫁到别对等的国家。

如果是国君的姊妹,就派上卿护送。

通过这种方式,用于表示对上代国君的尊敬。

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派下卿护送。

出嫁到大国,即使是国君的女儿,也派上卿护送。

嫁给天子,就由各位卿全都去护送,国君不亲自护送。

出嫁到小国,就派大夫护送。

王嘉,对于这一制度,他是这么认为的。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制度,它的产生,一定会从主观或者是客观,片面或者是整体的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具体的情况。”

“而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为了适应那个时代。”

“它的出现,就是为了那个时代的统治者所服务。”

“之所以现代人看到这种制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唾弃与厌恶,那是因为这个制度所包含的宗法体制,与现代自由平等的思想所冲突。”

“只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宗法观念还是仍然存在的。”

“所以,也不能单单偏偏去谈这种制度,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这个制度的出台,它不仅规定了当时不同规格,面对不同阶级势力所联姻的方式转折起到了稳固那个时代各个势力的作用。”

“同时,这一制度,它也创造了某种统一标准,让统治者与人们在为某件事情作出选择时,能够有统一的参考。”

“这…其实就是一种‘进步’。”

“只不过,这种进步,相比起真正的‘进步’而言,算是一部分、一个阶段,而并非整体。”

“至少,不管怎么说,它其实都已经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了。”

“思来想去,这一制度规范与划分标准,对今天的人们其实也有一定的思考辩证意义的。”

紧接着,又过了一些时日…

到了冬天的时候,齐仲年来到鲁国聘问。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原因就在于,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慰问姜氏。

芮伯万的母亲芮姜,因为嫌恶芮伯宠姬过多。

因此,她就下令把他赶走,让他住到?城去.。

在游历的过程中,王嘉见到了不同人与事,并且他还与他们积极的进行交流,从中获得到了不少知识。

再到后来,当他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时…

王嘉,他此刻除了把他要负责那片区的书籍与竹简整理完毕的任务外。

剩下的主要任务,自然就是带着他的问题,去寻找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

以此,来实现答疑解惑。

紧接着,之后,便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师生问答环节。

在这之中,王嘉也收获了不少知识,并做了不少笔记。

至于这鲁桓公第四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