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她的根基,她的战场。
上午的客流渐渐多起来。老主顾张婶拎着菜篮子进来:“苏老板,来半斤虾皮,再给我称点那个腌马鲛鱼,我家老头子就认准你家这口儿!”
“好嘞张婶!腌鱼给您切厚点?”苏渺笑着应道,亲自去称。小红在一旁看着,学着她如何与熟客寒暄,如何介绍新品。
“哎,苏老板,”张婶付钱时压低声音,“听说前阵子有人来查你们?没事吧?街坊们可都议论呢。”
苏渺神色不变,坦然道:“谢谢张婶关心。工商的张科长就是来例行检查,我们所有手续、货品来源证明都齐全着呢。有人存心使坏,也掀不起浪来。您看,我们这不照常开着嘛,东西好不好,您尝过就知道。”
“那是!”张婶立刻点头,“你们家的东西,吃着就放心!那些眼红嚼舌根的,甭搭理!”她拎着东西满意地走了。
苏渺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明白,上次的风波虽然平息得快,但流言蜚语还是像水底的暗草,时不时会冒一下头。
她必须更稳,更扎实,让“苏记”这块招牌在街坊邻居心里立得更牢靠。
下午,苏渺安排好店里的事,去了第二处修缮的院子。
这里离第一处不远,格局更规整些,三间正房带东西厢房的小院。
赵卫国正带着徒弟调试新装的水龙头,水哗哗地流进崭新的水泥砌的洗衣池里。
“赵师傅,辛苦!”苏渺进门招呼。
“苏同志来了!”赵卫国关掉水,黝黑的脸上带着笑,指着焕然一新的院子。
“您瞅瞅,水电全通,门窗都换了新的,墙面地面都按您要求的弄好了。屋顶的瓦也全换了,保准十年不漏!您验收验收?”
苏渺里里外外仔细查看。
雪白的墙壁,平整光洁的水磨石地面,刷着深绿油漆、镶嵌玻璃的新门窗,连角落的杂草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照进来,整个小院亮堂堂、暖融融的,完全没了当初破败的样子。
“赵师傅,您这手艺真是没得说!板板正正!”苏渺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