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怡其实并不想死。
她迷恋的,是那种用极端行为瞬间成为全场焦点、看着所有人为她惊慌失措、为她奔波冒险的病态快感。
当周围的惊呼声、劝阻声、救援的动静以她为中心爆发时,她心底会涌起一种扭曲的掌控感和愉悦——看,你们不是都忽略我吗?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不都又回到我身上了吗?
这种扭曲的心态,并非天生。
她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亲是国企中层,稳重儒雅;母亲是小学教师,温柔贤淑。
他们是亲友邻居眼中的模范夫妻,虽然偶尔也会有日常拌嘴,但总是很快和好,对唯一的女儿陈心怡更是呵护备至,她曾是家中名副其实、被爱包围的小公主。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中温馨的家消失了。
父母开始了无休止的、越来越激烈的争吵。
母亲变得歇斯底里,会崩溃大哭,摔砸东西;
父亲则从最初的辩解,到后来的长久沉默,或是偶尔被激怒后的暴怒咆哮。
最终,他们没有离婚,却冰冷地分居了。父亲搬了出去,据说在外面有了新的“阿姨”;母亲则终日以泪洗面,或是神情麻木地呆坐在日渐蒙尘的家里。
再也没人关心陈心怡考了多少分,今天开不开心。
她从云端跌落,成了无人问津的尘埃。
此刻,冰冷的江水包裹着她,岸上嘈杂的人声和指指点点的目光,让她那颗因缺爱而干涸的心,得到了一丝病态的滋润。
她正享受着这种扭曲的“关注”,甚至在心里盘算着等那个蠢警察游过来,要如何挣扎才能让他更狼狈、让场面更混乱……
桥上的人群眼睁睁看着刚刚死里逃生、浑身还在滴水的警察,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冰冷的江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