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插嘴:“我爹也画,半夜爬起来,在墙上写写画画,喊都喊不醒。”
洛尘眼神变了。他掏出记录仪拍下图案,迅速离开。
半小时后,他在约定地点与萧逸汇合。
“情况不对。”他说,“不只是个体病例,已经有群体性精神影响迹象。而且……梦游者绘制的符号,和晶体残液里的完全一致。”
萧逸沉默片刻,打开通讯器,拨通家族情报网的加密频道。
“帮我调三件事。”他说,“第一,联邦边境最近三个月内的失踪案,重点排查曾隶属神秘组织的低级成员;第二,灰壤带矿区近期是否有集体癔症报告;第三,裂隙星云附近是否监测到异常能量脉冲。”
挂断后,他看向洛尘:“下一步去哪儿?”
“灰壤带。”洛尘握紧手中的记录仪,“那里有个废弃矿坑,据说工人集体梦游,连续七天画同一个图案。我已经申请了实地调查许可。”
萧逸点头:“走。”
---
灰壤带比预想的更荒凉。整片矿区被遗弃多年,风化严重的金属支架歪斜矗立,像巨兽的骸骨。
他们找到一位曾参与救援的老护工。
“那天早上,所有人全没了。”老人坐在破屋门口,手里捏着一块锈铁片,“三百多个矿工,一夜之间全跑到主坑道尽头,围着岩壁画画。画完就站着不动,眼神发直,叫不醒。”
“后来呢?”
“运走了六十多个,剩下的当场昏迷,抢救无效。那些画……”他指了指身后墙角,“带不走的,我还留着拓片。”
他递来一张泛黄纸张。上面是一组重复刻痕,层层叠叠,最终构成一个复杂结构——正是洛尘在青梧星见过的那个符号。
洛尘立即打开空间数据库,启动病因溯源模型。他将青梧星患者的症状数据、灰壤带拓片波形、以及晶体残液的频率特征全部输入。
模拟推演持续了空间内的二十天。
结果跳出时,他脸色微变。
“找到了。这是一种经过基因修饰的神经毒素,作用机制类似‘意识引导剂’。它不会直接杀人,而是通过微量渗透,改变宿主的梦境模式和潜意识行为,最终形成统一指令响应。”
“换句话说,”萧逸接话,“他们在用活人做信号接收器。”
“不止。”洛尘调出分子结构图,“这种毒素的基础工艺……带有明显的暗月星特征。虽然做了伪装,但某些催化链路无法更改。这是他们的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