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共青城的血色黎明

辅警黎明 窃光者 4403 字 3天前

丧尸爆发第十年,公元2036年9月17日,星期五,清晨。

地点: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以西,共青城废墟核心区。

西伯利亚的清晨,寒意料峭。浓重的、带着铁锈与焦糊气息的晨雾如同粘稠的灰纱,弥漫在共青城这片巨大的工业坟场之上。昨夜的血腥与硝烟似乎被这湿冷的雾气暂时封存,只留下断壁残垣的狰狞剪影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远古巨兽骸骨。远处,被高墙隔绝的丧尸嘶吼在雾气中变得沉闷、遥远,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背景噪音。

共青城中心,一栋相对完好的五层混凝土建筑(原市政府大楼)成为了世安军前线指挥所。厚重的防爆沙袋堆满了所有窗口和入口,只留下狭窄的射击孔。屋顶架设着伪装网和反光电探测设备,天线林立,如同钢铁的荆棘。楼内,空气混杂着消毒水、汗味、机油以及无处不在的灰尘气息。走廊里,穿着“磐石”II型轻型外骨骼的士兵脚步匆匆,神色疲惫却目光锐利,通讯兵嘶哑的喊声和电台的电流噪音此起彼伏。

三楼一间被改造成指挥中心的大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焦灼。巨大的拼接战术屏幕上,展示着共青城及周边区域的详细地图,敌我态势以红蓝光点清晰标注。代表俄军庞大装甲集群的红色箭头,如同装甲集群的红色箭头,如同贪婪的铁钳,正从东、北、西三个方向,死死钳向这座孤城。代表己方防御力量的蓝色光点则显得稀疏而分散,依托着复杂的工业废墟构筑起一道道坚韧但单薄的防线。

指挥桌旁,站着几名年轻的军官。他们身上军装笔挺,沾着尘土和油渍,眼神却带着经历血火洗礼后的沉稳与锐利,与年龄不甚相符。站在主位屏幕前的,是前线总指挥方胜上校,隶属于刘振东麾下的“磐石”第一装甲掷弹兵师。他三十出头,身形精悍,如同绷紧的弓弦,线条冷硬的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亢奋和狠厉,那是属于纯粹战士的光芒。他身边是副指挥陆贺中校,来自王志刚直属的“磐石”重型机甲战术教导团。陆贺年纪与方胜相仿,气质却更为内敛,鼻梁上架着一副功能性的战术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锐利,带着技术军官特有的精密感。

两人旁边,是参谋长陈锐少校(情报分析专家,陈默的得意门生之一),火力协调官赵海中尉(炮兵专家),以及通讯与电子战主官林薇上尉(刘老师团队培养的技术骨干)。所有人都熬得双眼通红,脸上带着疲惫,但精神高度集中。

“诸位,”方胜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有力,他指着屏幕上代表维克托主力集结区域的巨大红色光斑,“昨天俄毛子撞得头破血流,但没把他们骨头撞断!维克托这头老熊,挨了揍只会更疯!天一亮,他的钢铁洪流肯定会卷土重来!而且只会更猛、更凶!”

参谋长陈锐立刻接话,指着屏幕上几个预设的俄军进攻路线和可能的炮兵阵地坐标:“情报汇总和热源扫描分析,维克托极可能改变战术。他不会再一头扎进城区绞肉机。预计他会利用黎明前的薄雾和绝对炮火优势,在‘黑石谷’东侧和北侧废弃铁路编组站区域建立稳固的炮兵发射阵地,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火力覆盖,试图彻底摧毁我们依托核心工业废墟构建的防御节点。同时,装甲集群会沿着昨天试探出的几条相对开阔的通道,在炮火掩护下进行多路、梯次冲击,企图分割我们的防线。”

火力协调官赵海防线。”

火力协调官赵海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关键坐标,面色凝重:“我们的远程火箭炮营昨晚损失惨重,弹药储备也消耗过半。‘龙卷风-G’的覆盖范围太广,我们的炮位只要开火超过三轮,暴露即毁灭。目前只能依靠分散布置的前线迫击炮小组和反坦克导弹分队进行有限的反制和迟滞。”

电子战主官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的坚定:“将军那边支援的‘天网’电子对抗系统已经修复并重新上线,覆盖范围恢复到70%。但俄军昨晚吃瘪后,肯定加强了电子侦察和反干扰力度。今天的电磁环境会比昨天更恶劣,空中支援和远程通讯依然会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只能依靠预设光纤和短距战术通讯网。”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地图上敌我悬殊的兵力敌我悬殊的兵力对比和严峻的补给态势,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维克托的十万大军和钢铁洪流,绝不会因为昨天的挫折就停下脚步。

就在这时,方胜的加密战术终端震动了一下。他迅速低头查看,屏幕上只有一行极其简短的加密指令,来自最高指挥部,署名是刘振东的代号——“磐石之拳”:

**石之拳”:

“坚守至日暮。勿贪功。活下来。”

方胜眼神猛地一凝,随即嘴角咧开一个带着野性弧度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近乎疯狂的兴奋。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身边的陆贺:“老陆,上面的意思很明确,”他晃了晃终端,“让咱们撑到天黑就行!你怎么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贺推了推战术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冷光,他对方胜眼中那熟悉的、如同闻到血腥味的狼一般的火焰再清楚不过。他太了解这位搭档(或者说“对头”)了,两人虽分属刘振东和王志刚两派,理念常有冲突(方胜崇尚绝对攻击和战场直觉,陆贺则信奉精密计算和体系作战),但在共青城这口高压锅里,他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怎么看?”陆贺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情绪,“命令就是命令。天黑前守住核心防御圈,依托废墟地形最大化杀伤敌有生力量,避免主力被其装甲集群合围切割。这是最稳妥、代价最小的方案。”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刺向方胜,“你的意思呢?方上校?” 他刻意加重了军衔称呼。

方胜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野心和战意:“稳妥?老陆,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王志刚’了?” 他走近一步,压低声音,只有两人能听清,“维克托被我们昨天那一下打懵了,他现在脑子里只有愤怒和复仇!他肯定以为我们会像受惊的老鼠一样缩在废墟里瑟瑟发抖,等着他的炮火把我们犁平!如果我们在他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在炮火准备刚开始、他的装甲集群还没完全展开阵型的时候,给他……来一次坚决的、短促的、凶狠的反冲击呢?”

他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手指用力戳在屏幕上俄军炮兵预设阵地前方的一片开阔地:“就在这里!趁他们还在忙着摆弄那些笨重火箭炮的时候!用我们的磐石机甲集群,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捅进他的软肋!打乱他的部署,摧毁他的部分乱他的部署,摧毁他的部分重装备!哪怕只咬掉他一口肉,也能让他今天整天的进攻都带着伤!为后续的防御减轻压力!”

陆贺的眉头瞬间皱紧,战术眼镜后的目光变得极其锐利:“方胜!你疯了?这是赌博!将军的命令是坚守!我们剩余的机甲数量有限,能量护盾储备经过昨天激战普遍不足!冲出去,在开阔地带面对绝对优势的炮火和装甲集群,那就是自杀!一旦被缠住,或者被炮火覆盖……”

“高风险才有高回报!”方胜毫不退缩地打断他,声音因激动而拔高了几分,“被动挨打,等他的炮火把我们的掩体都炸平了,机甲再强也是靶子!主动打出去,打他个措手不及,才能掌握一丝主动!别忘了,我们还有‘天网’!只要电磁干扰够强够快,就能为突击争取几分钟的关键窗口!几分钟,足够我们的机甲撕开一道口子!”

两人目光在空中激烈碰撞,如同两柄出鞘的钢刀。会议室内的其他人屏息凝神,参谋长陈锐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赵海和林薇则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他们都清楚,方胜是刘振东麾下出了名的“疯狗”,胆大包天,战功赫赫,但也曾因过于冒进捅过篓子。而陆贺则是王志刚一手培养的“精密齿轮”,最厌恶计划外的变量。

“你这是在拿整个共青城防线和所有兄弟的命去赌!”陆贺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打仗哪有不赌的?缩在这里就能活?”方胜寸步不让?”方胜寸步不让,眼中燃烧着近乎偏执的火焰,“老陆,想想昨天那些被拖出去喂丧尸的兄弟拖出去喂丧尸的兄弟!想想那些被坦克炮撕碎的机甲!我们得让他们付出代价!血债,必须用血来还!今天不主动咬他一口,等天黑?天黑前我们可能就已经被碾碎了!将军的命令是活下来,但怎么活?跪着活?还是站着让敌人流够血再活?”

他的话语带着强烈的煽动性和复仇的渴望,让在场的年轻军官们呼吸都不由得急促起来,眼中也燃起了火焰。昨天惨烈的战斗和战友的牺牲,早已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愤怒的种子。

陆贺死死地盯着方胜看了几秒钟,仿佛要将他灵魂深处那团疯狂的火焰看透。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拳砸在铺满地图的桌面上,发出一声闷响。他不再看方胜,而是转向通讯官林薇,声音冷硬如铁:

“林上尉!立刻激活‘天网’系统‘蜂群’干扰协议,目标:俄军前线指挥通讯频段及炮兵火控雷达频段!强度:最大功率过载模式!持续时间:听我指令!我需要一个绝对的‘黑障’窗口!至少五分钟!”

“是!陆中校!”林薇一个激灵,立刻领命,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