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吃鱼

“其实都怪他们浙省人。”

另外一个渔民插嘴道:“虽然黄瓜活动范围从我们黄海南部一直到南海,甚至连棒子、本子和猴子沿海也有,但主要还是分布在东海。”

“五十年代的时候,野生黄瓜泛滥,因为不好保存,舟山当地甚至建了鱼粉厂把黄瓜鱼做成饲料运往魔都然后出口。”

“聪明的浙省人改良了渔网,装备了机帆船,到65年还用上了鱼群探测仪,74年野生黄瓜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的19.61万吨。”

“但是从那以后,野生黄瓜产量就一路往下降,77年产量就不到10万吨,83年已经形成不了渔汛,到88年产量只有177吨。”

“这是我们船上最有文化的,大伙都叫他秀才。”

中年男人指着刚刚发言的渔民,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发了工钱就买报纸买杂志,然后我们船上的擦屁股纸用都用不完。”

“不过他说的都是真的,东海那边的野生黄瓜都很难遇到,更别说我们黄海了。我们这次也是往南追着鱼群跑了老远,运气好才捞到几条黄瓜。最大的那条八斤多的,我至少有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了。”

“你们也是运气好,在码头就遇到了我们。”

另外一个渔民道:“否则那条八斤的野生黄瓜,拿到市里,别说八百八十八了,就是加个一,一千八百八十八也有的是老板疯抢。”

“那你留着让人疯抢去吧。”

高老板才不惯他们这臭毛病:“吃一口能成仙咋滴?”

“爱要不要。”

秀才渔民没素质地往地上吐了口老痰:“你不要有的是人要。”

“要。”

汪月明忙道:“不就是区区八百八十八嘛,小钱,我要了。”

掏出纸笔,汪月明刷刷给两个渔民打了张白条,然后中年男人就从鱼舱里拿出一条金灿灿的大鱼,递给了汪月明。

虽然觉得不值八百八十八,但高兴不得不承认这鱼卖相属实不错。

鱼就要趁着新鲜吃,汪月明当即带着高老板他们在码头附近找了家小餐馆,让人把天价鱼给加工了,还点了虾蟹等几个硬菜。

“吃着也就一般般啊。”

家烧大黄鱼很快就做好端上了桌,高老板第一个动筷,吃了一口就放下筷子:“是比普通海鱼口感好那么一点点,但也没什么惊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