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要想富先种树

时间走到天启三年五月初一。

钟擎回到额仁塔拉已有三天,

他并没急着去见被马黑虎他们困在二道河畔的黄台吉,

只是拨了些粮食和燃料过去,确保那家伙饿不死也冻不死就行。

他一回来就扎进了千头万绪的忙碌里,

因为他要着手做一件在他看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种树。

他要在额仁塔拉大规模地种树,然后沿着从额仁塔拉到榆林的这条南线,全都种上树。

他计划以宁塞堡为节点,那里将来不仅要有驻军,还要成为一个森林养护站。

他这么决断,也是因为考虑到尤世威那边今年再想大规模种地为时已晚,

等开垦出农田估计都快五月了,索性先把这个计划放一放,直接把树苗种下去。

反正尤世威刚在榆林清理了一批豪强,今年榆林边军的粮饷是不用发愁了。

等到来年开春,钟擎还打算沿着黄河水道,在两岸也大量种植树木,

以此来固住水土,减少流失,从根本上保护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大河。

钟擎如此迫切地推动这件事,根源在于那个悬在他心头最大的威胁——小冰河期。

这并非仅仅是大明一朝的劫难,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气候剧变。

只是大明倚仗的农业根基太过脆弱,社会矛盾又已绷紧到了极限,使得这场天灾的后果尤为惨烈。

根据史料记载,未来的岁月里,可怕的严寒将成为常态,

广东、江西会下起暴雪,太湖、淮河乃至长江都会多次封冻。

气候会变得极端而混乱,北方会有持续多年的大旱,

赤地千里,而江淮流域却可能暴雨倾盆,洪涝成灾。

这种反复无常的旱涝侵袭,将导致粮食连年绝收,

最终引发席卷全国的恐怖饥荒,这无疑是动摇国本的最直接重击。

不仅如此,这场气候灾难的影响是环环相扣的。

它对纬度更高的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的打击更为致命,

持续的酷寒与干旱会让牧草枯死,牲畜成群倒毙。

为了生存,北方的游牧部落和未来的后金,

南侵的动机将变得空前强烈,他们不再是为了劫掠,而是为了整个部落的存亡寻找活路。

这将使大明陷入内忧外患、两线作战的绝境。

甚至远在美洲的白银生产也会因气候异常和社会动荡而锐减,

而大明庞大帝国运转所依赖的白银货币,相当部分正来自海外。

这条贸易链条的断裂,会在未来引发可怕的白银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