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情绪化补仓 → 他信用卡加仓
每个指标旁,都标注着林父,当年的操作记录,笔迹已经氧化发黄。
"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小雨点开"家族遗传性"标签,"这些行为模式,会通过两种方式传承……
柯景阳的指尖,在纸页上蹭出血痕。他认得这张,夹在文件背面的K线图——林小雨父亲跳楼前画的,最后一张技术分析,在6124点巅峰处,标注着“死”字。
“你漏了关键一页。”柯景阳突然抓起鼠标,调出白皮书附录。
林小雨的呼吸微滞。屏幕上展开,被折叠的数据:
存活散户共性(占8.3%)
1. 年均交易≤6次
2. 持仓≥3行业
3. 现金占比常年>30%
“王叔教我的‘三三制’,完全符合这三点!”柯景阳猛地站起,撞翻咖啡杯。褐色的液体,在白皮书蔓延,恰好淹没“杠杆交易”那栏数据。
林小雨沉默着,抽出湿透的纸张。在它背面,是一份柯景阳,不知道她偷偷整理的材料,过去三个月,她每晚用量化模型,回溯他的每笔交易。屏幕上最终,浮现的曲线显示:当他遵循王叔规则时,年化收益是+15%;而模仿她父亲模式时,单月亏损达-43%。
暴雨拍打着,数据中心的玻璃幕墙。林小雨从抽屉取出一枚U盘,插入电脑时指尖发抖。
“这是我父亲,账户的最后十分钟。”
监控视频里,林建国疯狂敲击,键盘试图平仓,但系统不断弹出“委托失败”。他的券商在,股灾中,率先关闭了融券通道。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张写满算式的便签纸,上面被血滴晕开的数字,柯景阳无比熟悉:1:3杠杆,强平线-33%。
“你总说我迷信数据。”林小雨扯下,脖子上的工牌,砸向屏幕,“可当年要是有,这套风险监测系统,我爸就能看到,自己距离爆仓只剩……”
柯景阳接住飞来的工牌。背面贴着的便签上,是林小雨用稚嫩笔迹写的:“爸爸回家”。日期是2008年10月16日,林建国跳楼前三天。
柯景阳的咖啡杯,在托盘上磕出轻响。
协议纸背面的K线图,比数据更具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