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滑点的陷阱

K线之外 美丽de芯 820 字 23天前

问题不在策略逻辑,不在市场判断,甚至不在代码本身。

问题出在一个,她曾经在理论中读过,却从未真正重视过的、微不足道的细节上,滑点(偏差值)上。

在回测的理想世界里,模型假设她,能以指定的精确价格,瞬间成交,买入和卖出都畅通无阻。

但真实的战场,充满了摩擦和阻力。

她的算法为了追求速度,设置的是“市价单”,意味着接受,当前市场上,最优的价格立刻成交。在平静的市场里,这或许没问题。

但她的策略是,高频短线,追逐的是瞬息,即逝的小幅波动。当她的订单指令,以毫秒级的速度,冲进市场时,尤其是在行情快速变动期,那一点点微小的时间差,和流动性消耗,就成了致命的陷阱。

记录清晰地显示:

策略发出买入信号,理论委托价是10.00元。

但由于订单处理、网络传输的微小延迟,以及订单本身,对市场,微薄流动性的瞬间冲击,她的实际成交价是10.02元。 (负面的偏差)。

片刻后,策略发出卖出信号,理论委托价是10.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