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有人,延寿女:谁,斥候:可能是敌人。

队伍朝着山顶池的方向前进,萧凛带着玄甲骑兵在两侧护卫,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十三山的密林依旧幽深,危险随时可能再次降临,但延寿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只要有这些将士们的保护,只要她不放弃,就一定能穿过这片险山,完成母亲托付的使命。

与此同时,幽州城南的队伍中,马车里的萧绰突然睁开了眼睛。

晨光透过帐帘的缝隙照进来,刺得她有些睁不开眼。她眨了眨眼,混沌的意识渐渐清晰,小腹的坠痛和胸口的憋闷感都减轻了不少。她转动脖颈,看到守在身边的云袖和阿婆,眼中满是惊喜。

“夫人,您醒了!”云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连忙扶她坐起来,“您都昏迷三天了,可把我们吓坏了!”

阿婆也凑上前来,仔细打量着萧绰的脸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醒了就好,醒了就好。看来延寿那边是平安了,你的心也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绰微微点头,喉咙有些干涩,声音沙哑:“延寿……她怎么样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血脉相连的牵挂依旧存在,却不再那么焦灼,想必是延寿已经脱离了危险。

“萧凛将军已经带着人赶去接应了,”云袖连忙说道,“观音女公主派去的人,一定能护着延寿公主平安穿过十三山的。”

萧绰轻轻舒了口气,心中的巨石终于落了一半。她靠在车厢上,目光望向南方,那里是十三山的方向,是她女儿正在奔赴的战场。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北汉的关卡、后周的朝堂,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着延寿。

可她相信自己的女儿,就像相信当年的自己一样。那个十三岁的小姑娘,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胆识和坚毅,一定能完成这次使命。

“观音女呢?”萧绰问道。

“大公主正在前面调度队伍,加固营防,”云袖回答,“她一直守着队伍,生怕耶律璟的追兵赶来,这三天都没怎么合眼。”

萧绰心中一阵心疼。观音女才十八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扛起守护族人、支撑大局的重担。她这个做母亲的,不仅没能保护好她们,反而成了累赘。

“扶我出去看看。”萧绰说道。

云袖和阿婆连忙搀扶着她,掀开车帘。晨光洒在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暖意。她抬头望去,只见队伍正缓缓前行,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老弱妇孺也被安置得妥妥当当。观音女骑着马,银甲在晨光中闪着光,正与萧策低声交谈,神情专注而坚定。

听到动静,观音女转过头来,看到醒过来的母亲,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刻策马来到马车旁:“娘,您醒了!”

她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萧绰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中满是关切:“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我没事了。”萧绰握住女儿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粗糙和温度,心中一阵酸楚,“辛苦你了,我的女儿。”

观音女摇了摇头,眼中带着笑意:“娘,您醒了就好。延寿那边有萧凛哥哥接应,应该已经脱离危险了。我们再往前走一段,就能到幽州城南的驿站,到时候可以休整一下,再派人打探延寿的消息。”

萧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队伍中的将士和族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乱世之中,正是这份血脉相连的牵挂和彼此扶持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

她知道,耶律璟的追兵还在身后,北汉的威胁近在眼前,前路依旧坎坷。可只要她们母女三人同心,只要将士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

晨光渐盛,驱散了林间的薄雾,也驱散了心中的阴霾。载着萧绰的队伍继续向幽州城南前进,车轮轱辘声沉稳而坚定,像是在诉说着一段不屈的传奇。而在十三山的主洞中,延寿正在养伤,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等待着她的,是更加漫长却充满希望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