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在幽州城南建立营寨的日子。那是应历八年的春天,她们一无所有,只能靠着挖野菜、猎野兽充饥。是后周的使者带着符太后的书信和粮草找到她们,信中符太后的字迹温婉却有力量,说“萧后乃巾帼英雄,后周愿与你结盟,共抗暴君,还天下太平”。
那时的柴宗训,还是个懵懂的孩童,却在使者临行前,特意让人送来两匹上好的云锦,说“给两位公主做衣裳”。虽只是一件小事,却让她在异乡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后来,后周的粮草军械源源不断地送来,林阿夏统领更是多次派兵牵制辽国南线兵力,为她们争取了喘息之机。
她还记得应历九年的夏天,营寨遭遇瘟疫,将士们纷纷病倒。符太后得知后,连夜派来御医,还送来大批药材和防疫的草药,甚至亲自写了一封手书,叮嘱她“保重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些日子,她与女儿们一起,亲自为生病的将士熬药、擦洗,韩德让则日夜操劳,调配物资,耶律休哥带领健康的将士守卫营寨,抵御辽军的偷袭。
正是因为后周的雪中送炭,正是因为这些将士的不离不弃,她们才能一步步壮大,从不足百人发展到三万精锐,从寄人篱下到拥有自己的营寨和地盘。可随着势力日渐强盛,随着复仇的希望越来越近,她心中的贪念也渐渐滋生。她开始觊觎北汉的富庶,开始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萧国,想要让所有人都臣服于她,却忘了当初后周相助的恩情,忘了与符太后定下的“归还燕云十六州”的约定,忘了那些跟随她的将士,最初想要的不过是安稳的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总想着,拿下北汉,就能拥有更多的兵力和粮草,就能更快地推翻耶律璟,就能给女儿们一个更强大的后盾。”萧绰抬手抚上心口,那里还残留着女儿们叩首时带来的悸动,“可我忘了,北汉是块烫手山芋,后周绝不会坐视我独占那块宝地,耶律璟也会趁机南下,到时候腹背受敌,不仅复仇无望,还会让这些跟着我的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韩德让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娘娘,您能幡然醒悟,便是幸事。符太后与柴宗训陛下一直对我们心存善意,这些年的相助从未有过半分迟疑。当初您答应归还燕云十六州,不仅是为了争取后周的支持,更是为了让燕云百姓回归故土,免受战乱之苦。如今回头,依旧不晚。”
“是啊,不晚。”萧绰点点头,眼中渐渐恢复了清明,“应历十一年了,柴宗训也该长成少年了。当年那个懵懂的孩童,如今想必已经能独当一面。符太后贤良淑德,深明大义,这些年执掌后周朝政,国泰民安,军威鼎盛,却从未有过扩张之心,只是一心想要收复中原故土,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盟友,才是我们真正该珍惜的。”
她想起女儿们提议去汴京亲自敲定盟约,心中忽然有了决断。这些年,她与后周虽有盟约,却从未真正见过柴宗训与符太后,所有的联络都是通过使者传递。如今亲自前往汴京,不仅能彰显诚意,更能亲眼看看后周的实力,看看那个一直支持她们的盟友,究竟是怎样的模样。
“我还记得应历九年秋,后周使者带来的那封手书。”萧绰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符太后在信中说,燕云十六州乃中原故土,百姓流离久矣,愿与我共扶正义,让故土归心。那时的我,心中虽有仇恨,却也被这份家国情怀深深打动。我当着使者的面承诺,若能复仇成功,必当归还燕云十六州,让两地百姓免于战火。这个承诺,我不能忘,也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