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符太后和柴宗训卧软榻上,柴宗训看着娘憔悴的目光。

幻梦余烬忆故年

符祥瑞将最后一道调兵密令塞进青禾手中时,指尖的力气像是被抽干的井泉,连握着锦囊的指节都在微微发颤。她看着青禾躬身退下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才撑着案几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榻上仰着小脸看她的柴宗训身上——那双眼眸里的担忧,像极了先帝临终前望着江山的神色。

“儿……”她刚开口,喉咙里便涌上一阵腥甜,忙用帕子掩住唇,咳出来的却是沾着血丝的凉意。柴宗训吓得从榻上爬起来,小跑到她身边,伸手拽住她的衣袍:“母后你怎么了?是不是又不舒服了?”

符祥瑞摆了摆手,将帕子攥进袖中,声音轻得像被风吹皱的水纹:“娘没事,就是有些累了。宗训,陪娘躺一会儿,好不好?”

她扶着榻沿坐下时,腿一软,竟直接歪倒在软垫上。柴宗训连忙扑过去,用小小的身子撑着她的肩膀,把她的头轻轻放在自己的膝头:“母后你躺好,儿给你揉一揉额头。”他的小手软软的,按在符祥瑞蹙起的眉心上,带着孩童特有的温软。

符祥瑞闭着眼,能闻到儿子发间淡淡的皂角香,像极了她刚入宫那年,御花园里新开的木槿花。她伸出手,轻轻抓住柴宗训的手腕,指尖的冰凉让那孩子猛地一僵:“母后你的手好冷。”

“冷吗?”符祥瑞笑了笑,眼尾却漫开湿意,“娘只是……觉得这夜太长了。”她的目光落在殿顶的宫灯上,那团光晕渐渐模糊成一片暖黄,像极了先帝在世时,陪她在偏殿看兵书的夜晚——那时她还不是太后,只是个能跟着夫君披甲上殿的将军夫人,岚妹还总在殿外喊她“姐姐,陛下又偷喝你的茶了”。

“母后别累垮了。”柴宗训的声音突然带上了哭腔,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襟,“你要是累垮了,儿就没有母后了。你别离开我好不好?等我成年了,娶妻生子了,你还要看着孙儿长大呢……”他说到一半,突然捂住嘴,眼眶涨得通红,“儿说错了,母后你别离开我,儿现在就需要你,母后!母后!母后!”

那三声呼唤像石子投进冰湖,在符祥瑞的意识里漾开圈圈涟漪,却没能拉回她渐渐沉下去的思绪。她的指尖缓缓松开,搭在柴宗训的手背上,眼帘终于沉沉合上——呼吸轻得像落雪,连睫毛都不再颤动。

柴宗训的小手僵在她的额头上,连哭声都卡在喉咙里。他轻轻推了推符祥瑞的肩膀,又拍了拍她的脸颊,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慌乱:“母后?你醒醒啊?你听儿说话好不好?母后……”

可榻上的人,再也没有回应。

意识像是被裹进了一团暖雾里。

符祥瑞睁开眼时,最先闻到的是龙涎香的气息——是先帝书房里常年燃着的香。她猛地坐起身,却发现自己正靠在御花园的凉亭柱上,身上穿的不是太后的翟衣,而是当年先帝赐她的石榴红骑装。

“姐姐发什么呆呢?陛下都等你半个时辰了。”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符祥瑞猛地回头——岚妹正提着裙摆跑过来,发间的银簪晃着细碎的光,脸上是她许久未见的鲜活笑意:“你再不去,陛下就要把你藏的那罐雨前茶偷喝光了。”

“岚妹?”符祥瑞站起身,指尖触到妹妹的衣袖,是真实的暖,“你怎么在这里?济州的联军呢?”

岚妹眨了眨眼,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姐姐是不是晒糊涂了?咱们周都统一天下三年了,哪来的联军?先帝上个月还带着咱们去泰山封禅了,你忘了?”

符祥瑞的心脏猛地一缩,她转身看向凉亭外——御花园里的牡丹开得正盛,不远处的宫道上,几个太监正抬着先帝最喜欢的玉如意走过,连廊下挂着的宫灯,都是她当年亲手挑的云纹样式。

“宗训呢?”她抓住岚妹的手腕,声音发颤,“我的儿子呢?”

“宗训在书房跟先生练字呢。”岚妹笑着拉她往前走,“你这当娘的,刚陪陛下封禅回来就忘了儿子在哪?快走吧,陛下说今日要带你去校场看新练的骑兵。”

符祥瑞跟着她往前走,脚步却像踩在棉花上。直到走到偏殿门口,她才看到那个穿着锦袍的小小身影——柴宗训正趴在案上写大字,墨汁沾了满手,听见动静便抬起头,笑出一对浅浅的梨涡:“娘你来了!先生夸我字写得好看!”

符祥瑞站在殿门口,看着那孩子跑过来抱住她的腿,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她蹲下身,指尖抚过他的脸颊——是暖的,是软的,是真实的温度。

“宗训,你今年多大了?”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十二岁啦!”柴宗训掰着手指给她数,“娘你忘了?今年是显德十年,儿的生辰刚过了三个月。”

显德十年。

符祥瑞的指尖猛地顿住。她记得先帝驾崩时是显德七年,她垂帘听政不过两年,哪里来的显德十年?她抬头看向殿内的匾额,那上面“勤政殿”三个字,竟变成了她从未见过的鎏金字体;案上的兵书,封皮却是后蜀才有的蜀锦纹样——这不是她的后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是谁?”她突然推开柴宗训,声音冷得像冰,“这里不是我的宫殿,你也不是我的儿子。”

那孩子被她推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眶瞬间红了:“娘你怎么了?是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