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重生的悖论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5752 字 21天前

主持人苗澜终于觅得插话之机,他用尽全身力气高呼,声音因长时间的嘶吼而沙哑:“生日宴会正式开始!请大家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把酒问青天,人生乐几何?谁家风光好,还看今朝醉!”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额头上的青筋清晰可见,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胸前的名牌上,晕开了“主持人”三个字。

激昂的迪斯科舞曲骤然响起,强劲的鼓点如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声波在空气中形成的驻波让地面都在微微震动。这首曲子是米凡亲自挑选的,节奏与因微子的振动频率完全一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类的狂欢欲望。等待已久的服务生推着酒车鱼贯而入,晶莹的啤酒、醇厚的红酒、烈口的白酒被一一送到宾客手中。这些酒水里都添加了微量的因微子激活剂,是舒美丽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增强米凡催眠效果的持久性,确保他们在接下来的五小时内保持狂热状态。干杯声、祝贺声、嬉笑声交织,整个大厅化作一个巨大的狂欢场。

平日里矜持严肃的科学家们,此刻皆卸下伪装。年近七旬的美国科学家威尔逊抱着酒瓶跳起踢踏舞,动作笨拙却活力四射,他的白胡子上沾着红酒,像圣诞老人不小心打翻了礼物,他的皮鞋在地面上摩擦,发出的声响与舞曲的节拍奇妙地吻合;来自印度的物理学家拉吉夫与俄罗斯女科学家卡佳比起喝酒,透明的伏特加如流水般灌入喉咙,他们的脸颊通红,像熟透的苹果,却依旧不肯认输,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空酒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还有人拿着刀叉在桌上敲击出节奏,应和着舞曲旋律,刀叉碰撞的声音与因微子的运动频率奇妙地吻合,形成一种独特的交响乐。

这场狂热持续了整整五小时。当墙上时钟指向午夜十二点,秒针与分针重合的刹那,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几乎在同一秒钟,所有沉醉于美酒与舞曲的科学家皆戛然倒地。他们的身体保持着各种奇特的姿势:有的还举着酒杯,酒液从杯中溢出,在地面上形成小小的水洼;有的正弯腰系鞋带,手指还停留在鞋带结上;有的甚至单脚站立,像一尊失衡的雕塑。整个宴会大厅仿佛经历了毒气战之后的残酷局面,横尸满地!空气中弥漫着酒精与汗水的混合气味,与因微子激活剂的淡淡杏仁味交织,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刺激着人的鼻腔,却无人醒来。

米凡始终与舒美丽站在讲台上,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似在欣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舒美丽靠在他肩头,指尖在他掌心轻轻画着圈,她的平板上显示着实时监测数据,五千多条曲线如死水般平稳,脑电波频率稳定在 Delta波范围,表明他们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顺利。监测显示,他们的脑电波频率已降至‘被动接受’状态,至少十小时内不会苏醒。生物传感器显示,他们的因微子活性达到峰值,正是采集样本的最佳时机。”

“他们都是优质的‘材料’。”米凡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目光扫过那些倒在地上的科学家,像在审视实验室里的标本,眼神里没有怜悯,只有对研究素材的评估,“十年后,我会用终极统一理论重塑他们的思维,那时他们会明白我的苦心,会感激我为他们铺就的这条康庄大道。”

这时,大管家都督走上讲台,脚步轻如狸猫,特制的鞋底让他在行走时几乎不发出声音。他穿着黑色作战服,腰间别着特制的采集工具包,里面的注射器闪着寒光,针头是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能轻易刺穿皮肤而不引起疼痛。他在米凡耳边低语,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所有尿液收集完毕,编号与名单完全对应。每个样本都添加了防腐剂,能确保因微子活性保持三年以上。我让技术组对前 100名科学家的样本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其中 17人的因微子结构具有完美的稳定性,适合作为核心种子库。”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仿佛完成了一项伟大的科学实验。

米凡指着醉卧在地的五千多位科学家,淡淡道:“将他们送回各自的宾馆,确保每个人的安全。但记住,务必采集完整他们的血样、头发、阴毛、指甲,全部存入人体复活冷冻仓。”他特意加重“完整”二字,眼神锐利如刀,“尤其是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的因微子结构更稳定,是打印高级指挥官的最佳材料,他们的基因序列价值连城,能让我们的作战部队起点就领先外宇宙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督立刻立正,摆出标准军人姿态,右手握拳抵在左胸,行了一个“宇宙臣服礼”:“保证完成任务!”说罢,转身大步走下讲台,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与远处传来的救护车鸣笛声形成一种诡异的呼应。他的手下早已待命,每个人都穿着防化服,戴着特制手套——防止因微子辐射对自身造成影响,手套上的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样本的活性。

没过多久,刘柳气喘吁吁地跑上讲台,领带歪斜,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显然是一路小跑而来,他的眼镜片上沾着灰尘和汗水,视线有些模糊,却顾不上擦拭。“米凡!你不会要让他们死吧!”他的声音里满是惊慌,眼睛瞪得像铜铃,双手紧紧抓住讲台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上次莫斯科酒店的火灾让他心有余悸,实在无法想象五千多人同时遇难的惨状,他的手还在微微颤抖,那是看到满地“尸体”后的本能反应。

米凡不禁失笑,笑声里带着一丝嘲讽,他走到刘柳面前,轻轻摘下他的眼镜,用自己的衣角擦了擦镜片上的灰尘,动作看似温和,眼神却带着疏离:“若要他们死,我何必费此周章?直接在酒里下毒岂不是更简单?刘柳,你的善良有时真是一种负担。”

刘柳这才松了口气,双手按在讲台上,大口喘着气,胸口剧烈起伏,像一个破旧的风箱:“谢天谢地,不会就好。只要他们活着就好,科学研究可以慢慢来,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他接过眼镜戴上,视野清晰了许多,却依旧不敢看台下的景象,那些倒在地上的人让他感到恐惧。

“您真是个完美的社会工作者。”米凡的语气带着一丝揶揄,“总纠结于这些伦理道德的琐事。等我们穿越多重宇宙,你会发现,生命的形式远比你想象的复杂,道德标准也会随着宇宙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你现在的坚持在未来看来可能很可笑。”

刘柳未听出他话中的讽刺,只是认真道,眼神里带着坚定的信念:“科学应当服务于人类,而非伤害他们。无论到了哪个宇宙,这个原则都不能变,否则我们和那些破坏宇宙秩序的外宇宙人有什么区别?”他的坚持让米凡想起自己刚进科学院时的样子,那时的他也曾对科学的伦理边界充满敬畏,只是后来被追求真理的狂热所淹没。

米凡没有接话,只是看着都督指挥手下行动。他们麻利地将科学家们一个个抬上担架,动作轻柔得像在搬运易碎品,担架上的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被抬者的生命体征,确保不会出现意外。每副担架上都铺着特制的床单,能吸收人体分泌的汗液,这些汗液同样含有丰富的生物信息,里面的电解质成分能反映出人体的代谢状态。专车早已停在外面,车身上印着“宇宙科学院医疗救援”的字样,以掩人耳目,车窗贴着单向透视膜,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同时,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跟在后面,用特制仪器采集血样、头发、阴毛和指甲。这些样本被小心翼翼地放入低温保存盒,盒身上贴着编号和姓名,然后由专人送往地下实验室的人体复活冷冻仓,那里的温度已降至- 196℃,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样本的活性。

凌晨三点,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大厅,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都督再次向米凡汇报,他的脸上带着疲惫,却依旧精神抖擞:“博士,所有样本采集完毕。但有个问题,部分男士和女士没有阴毛,无法采集。其中包括法国的苏菲教授和美国的威尔逊博士,他们的皮肤光滑,没有任何毛发残留的痕迹。”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困惑,递过一份详细报告,上面标注着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和因微子运动数据,还附带了高清照片。

米凡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指尖在苏菲教授的照片上停顿了一下,她的因微子运动曲线呈现出独特的波浪形:“他们是准双性人。其细胞最内部的核因微子运动方向为顺逆共时针,但弧道循环运动速度低于男性和女性的单向单线运动速度。故而他们具有部分双性特征,却非完全双性人。”他指着报告上的曲线图,红色代表男性,蓝色代表女性,而苏菲的曲线是紫色的,介于两者之间,“而那些具备男女双性特征的真正双性人,其人体细胞最内部的因微子运动速度大于等于普通男女的运动速度,比如这位巴西的卡洛斯博士,他的因微子活性就非常高,曲线峰值超过了标准值的 30%。没有便不必采集,强求无益,他们的基因序列价值有限,只能作为辅助材料。”

都督忍不住笑道,脸上露出难得的轻松:“博士!没有自然无法采集,总不能凭空变出来。我让技术组标记了他们的编号,后续会重点监测他们的因微子变化,看看是否有转化的可能。”

米凡一愣,随即也笑了,这是他今晚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决定权归你。你的判断一向很准,在识人方面,你有超越仪器的直觉。”他想起都督曾凭借直觉发现过三次安全漏洞,包括一次隐藏在实验室通风系统里的窃听器,不得不承认,这个退役军人的直觉有时比精密仪器还可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督的脸上立刻堆满奇特的笑意,既有得到信任的荣幸,又有对这种科学分类的好奇,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博士信任,我会继续努力的。”他转身继续忙碌,脚步轻快了许多,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手下的人已经将大厅清理得差不多,地上的狼藉被一一收拾干净,仿佛刚才的狂欢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