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裂变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6581 字 21天前

也许,米凡说得对。有些突破,总得有人先跨过那条看似不可逾越的线。哪怕起点是一只狗头,也好过永远停留在原地,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就像当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不也被当成异端?真理往往诞生在争议里,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就像珍珠总是在蚌壳的痛苦中形成,美丽往往伴随着牺牲,蚌壳的生长纹每圈间隔 182天,是海洋的日历密码,记录着痛苦与成长。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手术室时,米凡穿上了特制的手术服。衣服是凡米面料做的,能防辐射,袖口绣着微型的核因微子运动轨迹图,随着手臂活动微微闪光,像把整个宇宙戴在了手腕上,轨迹图的每个拐点都对应着一个已知的宇宙常数,是物理法则的微型地图。蓝戴躺在手术台上,身体被绿色的无菌布覆盖,只露出颈部以上的位置。他的脸苍白得像纸,睫毛很长,安静得像个熟睡的孩子,胸口没有起伏,只有心电监护仪显示着微弱的波动,像濒死的星星在发出最后的光芒,波形的振幅越来越小,仿佛在催促着手术的开始,那波动的频率是 0.5赫兹,与深海压力波的频率一致,是生命在高压下的密码。

手术室里弥漫着冷却后的臭氧味,混合着福尔马林的气息,各种仪器发出规律的蜂鸣,像某种神秘的合唱,声波的频率都经过精确校准,不会干扰核因微子的运动,形成一个声学防护罩,防止外界干扰生命密码的重组。王侃侃站在观摩区,看着米凡的操作。他的动作精准得像机器,手术刀划开皮肤的角度是 37度,恰好避开主要血管——那是人体血管分布的黄金角度,能最大限度减少出血;止血钳夹起血管的力度刚好能阻断血流又不损伤组织,每个动作都像经过精确计算,分毫不差,误差不超过 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这种精度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科学的密码。

小主,

那只德国牧羊犬被固定在旁边的操作台上,注射了镇静剂,眼睛半睁着,尾巴偶尔轻轻扫一下台面,发出细微的声响,像在表达某种不安。它的毛发在无影灯下泛着光泽,颈部的皮肤被剃得干干净净,露出粉色的皮肉,上面画着精确的手术线,像一件等待雕琢的艺术品,线条的弧度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线,能让伤口愈合得更快,这种自然的数学密码能促进组织再生。

“开始核因微子同步。”米凡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像在宣布一个既定事实,“能量场强度 17%,逐步递增。注意监测牧羊犬的脑电波频率,保持在 8-13赫兹的α波范围,这是意识最稳定的状态,是大脑的默认密码模式。”

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绿色的光束笼罩着蓝戴和牧羊犬的头部,形成两个交错的光罩,像两个重叠的宇宙,光罩的强度随时间呈正弦曲线变化,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光的偏振方向每 30秒旋转一次,形成圆偏振光,这种光在宇宙中能传播得更远,是星际通讯的理想选择,此刻用来同步两个生命的核心密码。屏幕上,两条原本平行的波形图开始慢慢靠近,像两条在宇宙中漫游的星系,终于找到了交汇的轨道,数值在小数点后七位缓慢重合,每一次跳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重合度每提高 1%,手术室里的气氛就凝重一分,那是两个灵魂融合的瞬间,是生命密码的重组过程。

王侃侃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手术,更是一次对自然法则的挑战。米凡总说,大科学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可当常规是活生生的生命时,打破它需要多大的勇气?观摩区的科员们屏住呼吸,连仪器的滴答声都变得格外清晰,像在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手术倒计时,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长,形成一个时间胶囊,封存着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胶囊的材质是记忆合金,会记住此刻的所有物理参数,成为未来的证据。

“同步率 99.7%。”仪器的提示音响起,清晰而机械,像上帝的裁决,这个数字在数学上是 3/π的近似值,是圆与直线的完美结合,暗示着这场跨越物种界限的手术终将圆满。

米凡举起手术刀,刀刃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道银色的闪电。他的动作稳定得惊人,手腕没有丝毫颤抖,仿佛手里拿的不是手术刀,而是一支画笔,正在描绘一幅全新的生命蓝图。观摩区里鸦雀无声,只有仪器的滴答声和自己的心跳声,混合成紧张的旋律,心跳的频率与手术台的振动频率奇妙地同步,形成共振,仿佛整个手术室都在为这场手术脉动,是集体意识的密码在起作用。王侃侃突然想起母亲寄来的碧螺春,想起张屠户的叫骂,想起蓝戴照片上的笑容,那些碎片般的画面在脑海里飞速闪过,最终定格成米凡专注的侧脸,侧脸的轮廓在灯光下形成完美的几何线条,符合黄金比例,是人类审美的密码。

手术进行了整整八个小时。当米凡摘下口罩时,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滑落,滴在手术服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像水墨画里的晕染,那滴汗水的盐分浓度是 0.9%,与生理盐水一致,是身体最完美的平衡密码。护士把“蓝戴”推了出来——颈部以上是德国牧羊犬的头,耳朵耷拉着,鼻子湿润,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舌头偶尔伸出来舔舔鼻尖,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呜咽声,像在表达某种困惑,眼神里闪过一丝人类才有的迷茫,仿佛在问“我是谁”,那眼神里的困惑与米凡第一次解开某个物理难题时的表情如出一辙,是智慧觉醒的密码。

王侃侃看着它(他?),突然觉得喉咙发紧。那只狗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属于人类的迷茫,像迷路的孩子,在陌生的世界里寻找着熟悉的影子。它的前爪动了动,似乎想抬起手,却只做出了狗爪的抓挠动作,透着一种令人心酸的努力,仿佛在对抗着身体的本能,想要唤醒沉睡的记忆。当它看到墙上蓝戴的照片时,突然停下脚步,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呼唤,尾巴无力地垂着,失去了刚才的活力,它的瞳孔在照片上聚焦,焦距变化显示它能看清照片的细节,是蓝戴的记忆在狗的大脑里苏醒,是记忆密码的顽强存在。

米凡走到他身边,身上还带着消毒水的味道,混杂着淡淡的臭氧味,那是能量场特有的气息:“接下来,就是等待裂变了。我们会给他注射特制的催化剂,让核因微子保持活跃,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从陨石中提取的超重元素,能抵抗地球的物理法则干扰,这些元素的半衰期是 170万年,足够支撑到我们到达异宇宙,是时间的密码守护者。”他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却透着一丝兴奋,像完成了某个伟大的实验,“等米王 1号完工,我们带他去异宇宙。那里的时空曲率能加速核因微子的同步率,让他在新的物理法则里重新生长,就像蝴蝶破茧,需要合适的环境,异宇宙就是那只保护它蜕变的茧,那里的时空结构本身就是最好的孵化器,能解码并重组生命信息。”

小主,

王侃侃点点头,目光追随着那个奇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地面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一半像人,一半像狗,随着移动慢慢拉长、变形,像某种正在进化的生物,影子的边缘模糊不清,预示着身份的转变和融合,那影子的傅里叶变换图谱显示出同时包含人类和犬类特征的频谱,是两种生命密码的混合体。那影子在墙壁上扭曲、融合,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物种的诞生,一个跨越人与动物界限的生命形式,在科学的探索中诞生,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生命定义的重新编码。

也许,这就是米凡所说的“大科学思维”——在绝望中找希望,在不可能中开辟道路。哪怕起点是一只狗头,也要朝着人的模样,一步一步地裂变、生长,像沙漠里的种子,只要有一丝可能就绝不放弃。科学的进步,不就是在无数次看似荒谬的尝试中实现的吗?哥白尼因日心说被烧死,布鲁诺为真理献身,而他们,不过是在续写这段探索的历史,每一步都踏着前人的质疑和嘲笑,却坚定地走向未知的未来,他们的努力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密码,记录着从蒙昧到觉醒的过程。

那天晚上,基地的食堂加了菜。用物质转化器做的红烧肉端上来时,油光锃亮,肥瘦相间,比例恰好是 3:7,符合黄金分割,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食欲,这种比例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味觉的密码。王侃侃夹了一块,突然觉得味道很像母亲做的,那种熟悉的酱香味在舌尖炸开,带着家的温暖,让他想起小时候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金粉,母亲做菜时放盐的量总是凭感觉,却每次都恰到好处,是经验积累的味觉密码,这种密码比任何食谱都精准。他想起米凡说的,要在米王 1号上还原地球的一切,山川湖泊,烟火人间,连红烧肉的味道都要分毫不差,让每个远航的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觉,无论他们变成什么样子,都能在宇宙的尽头找到归宿,家的味道是最顽固的记忆密码,能穿透时空。

也许,穿越多重宇宙的意义,不仅仅是征服,更是带着所有不完美,继续往前走。就像蓝戴,哪怕顶着一只狗头,也好过永远躺在那里,连被阳光照到的机会都没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存在本身,在于不断生长的可能,这才是米凡的理论中最动人的部分——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在不完美中寻找可能,就像宇宙本身,正是因为那些微小的不对称,才诞生了恒星和生命,缺陷往往是创造的源泉,是宇宙演化的密码,没有最初的不对称,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王侃侃放下筷子,拿出手机给母亲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时,他听到了熟悉的炒菜声,还有父亲咳嗽的声音,背景里传来电视新闻的播报,一切都那么鲜活而真实,带着人间的烟火气,这些平凡的声音此刻却像天籁般动听,构成了他记忆中最温暖的生活密码。

“妈,”他说,声音有些哽咽,带着饭菜的热气,“等我们的飞船造好了,接你们来看看。这里有能种出青稞的太空田,还有会自己做饭的机器,做出来的红烧肉跟您做的一模一样,肥瘦比例都分毫不差,连酱油的用量都精确到克。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异宇宙看看,那里有不一样的星空,却能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无论我们变成什么样子,家永远在心里,是我们灵魂的密码本。”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母亲的笑声,带着炒菜的滋滋声,像撒了把温暖的阳光:“好啊,妈等着看你造的大飞船。到时候给妈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放你爱吃的冰糖,炖得烂烂的,一抿就化,跟小时候一样。不管你们在哪个宇宙,妈都给你们留着一碗热乎饭,等着你们回来,家的大门密码永远不会变,就是你们的心跳声。”

挂了电话,王侃侃看着窗外的能量塔。它正在喷射出七彩的霞光,把夜空染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像打翻了的调色盘,每种颜色的波长都是精确的等分,符合米凡的几何理论,红色对应着氢元素的波长,蓝色是氧,合在一起就是水的构成,是生命的源泉,这些颜色的组合像一组棱镜,分解出宇宙的基本密码。他知道,米凡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而他,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见证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一个跨越物种、穿越宇宙的时代,在裂变与重生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破译宇宙的终极密码。

哪怕偶尔会输给米凡,这样的征途,也足够精彩了。就像此刻窗外的星空,有明有暗,才构成了完整的宇宙;有争议,有突破,才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这或许就是“帝国的隐忍”真正的含义——为了伟大的目标,忍受暂时的不被理解,默默前行,终将在宇宙的尺度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像超新星爆发,在最黑暗的宇宙深处,爆发出照亮一切的光芒,哪怕只是瞬间,也足以永恒,那光芒中蕴含着宇宙最初的密码,等待着被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