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较量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7545 字 20天前

当米凡宣布由他全权负责时,王侃侃的瞳孔在 0.5 秒内完成三次收缩,每次收缩的幅度都精确到 2 毫米,像相机镜头在调整焦距。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大腿上敲击出摩斯密码 ——“—?—?/?—?—”(清除),这是十年前在特殊部队服役时学到的暗号,那时他负责处理危险的实验性武器,代号 “因微子猎手”,每次执行任务前都会用这个暗号确认目标。呼吸频率被刻意调整到每分钟 16 次,但微微颤抖的耳垂还是暴露了真实情绪,那片薄薄的皮肤下,毛细血管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扩张收缩,像潮汐在岸边进退。他的终端在口袋里震动,显示有一封加密邮件待阅,发件人栏是一串乱码,那是他安插在核电池车间的眼线发来的进度报告,内容只有一个数字:99.7%,后面跟着一个代表安全的绿色对勾,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核心部件已完成低温测试”。

米凡的后背突然泛起一阵寒意,像细小的冰针顺着脊椎爬升,从尾椎一直蔓延到后颈,让汗毛都竖了起来,像遭遇了静电袭击。他能 “听见” 王侃侃脑海里的声音,那些念头像碎玻璃般锋利,划破了原本和谐的思维磁场。三年前两人在阿尔卑斯山脉观测引力透镜的画面突然浮现:王侃侃冻得发紫的手指还在笔记本上记录数据,笔尖在 - 15℃的低温下几乎要凝固,墨水流出的速度比常温慢了 3 倍,米凡把自己的防寒手套摘给他,那时这个年轻人的眼睛里只有对宇宙的敬畏,像仰望星空的孩童。现在那片星空似乎被野心的乌云遮蔽了,只剩下功利的星光,像被污染的城市夜空。

会议结束的编钟声从远古传来,那是用西周时期的青铜编钟录制的音效,米凡特意选择这种频率的声音,认为它能让人保持清醒。编钟的泛音里包含着 2800 年前的声纹记忆,像历史在提醒着什么,其中 C 调的泛音恰好与氢原子的跃迁频率相同,都是 2.47×101?Hz。他看着众人鱼贯而出,他们的脚步声在走廊里交织成无形的网,形成一种独特的声纹图谱,米凡甚至能通过脚步声分辨出每个人的身份,准确率达到 98%。最后一个人离开时,他走到王侃侃面前,掌心向上伸出手 —— 这个在肢体语言中代表坦诚与信任的姿势,手指间的距离精确控制在 2.5 厘米,是经过礼仪专家设计的最佳亲和距离,像他每次化解学术争端时的姿态,既不疏远也不越界。

王侃侃犹豫了 0.3 秒,握住了那只手。米凡的手掌微凉,温度比他低 1.2℃,指腹上的星图茧点恰好与他掌心的纹路契合,像两把互补的钥匙。这个触感让王侃侃的心脏漏跳一拍,大学时的画面突然涌来:米凡就是这样握着他的手,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引力场方程,粉笔灰落在两人的手背上,像细小的星辰。那时导师的手心总是温暖的,能让他慌乱的心平静下来。现在这只手的温度比记忆中低了 1.2℃,像被某种无形的隔阂冷却了,也许是自己的野心在两人之间筑起了冰墙,隔绝了温度的传递,这层冰墙的厚度,恰如他们之间的信任裂痕。

“好久没到外面吃饭了,” 米凡的拇指轻轻摩挲着王侃侃的手背,这个安抚性动作的压力控制在 350 克力,恰好是人类感到舒适的触碰强度,“你想吃什么?我记得你喜欢碳烤类的,尤其是带点焦香的外皮,那种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风味物质能刺激食欲。” 他记得王侃侃的味蕾对吡嗪类化合物特别敏感,这是上次基因测序时发现的,他的 TAS2R38 基因有一个特殊突变。

王侃侃的喉结动了动,吞咽的动作让颈部的肌肉形成一道清晰的线条,像山脉的轮廓:“魔鬼森林边缘的驿站酒店,他们的烤全羊用的是藏北的有机黑头羊,脂肪分布呈大理石花纹,肌间脂肪含量在 3.7% 左右,既鲜嫩又不腻。” 说出这句话时,他才意识到这是米凡三年前带他去的地方,那时他们刚解决反物质储存的难题。他记得那天的月光透过酒店的落地窗,在烤羊骨架上投下的阴影,像一个未完成的星图,米凡当时说:“宇宙的奥秘就像这烤羊,需要耐心等待,急不得,火候到了自然会揭开面纱。”

小主,

走出终极七区大门,隐形服装在接触外界空气的瞬间泛起涟漪,如水滴融入湖面,涟漪的波长恰好是 760 纳米的红光波长,这是材料遇到氧气后的特征反应。奈良山下的魔鬼森林在暮色中呈现深紫色,百米高的台湾杉上挂着会发光的黏菌孢子囊,像一串串天然灯笼,这些孢子的发光强度与湿度成正比,此刻的亮度显示空气湿度 62%,正适合夜间漫步,不会让衣服沾上过多水汽。米凡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冷杉与越橘的混合香气让他的神经放松 —— 这种植物基因是他从阿尔卑斯山脉引入的,α- 蒎烯含量比原生品种高出 23%,有镇静神经的功效,能让大脑的 α 波频率稳定在 8-13 赫兹。森林地面的荧光苔藓在他们走过时亮起淡绿色轨迹,像在记录脚步,这些苔藓的发光强度与人体生物电成正比,此刻王侃侃脚边的光芒明显比米凡的明亮,显示他的生物电活动更活跃,心率比米凡快 15 次 / 分钟。

玛莎拉蒂的引擎发出 45 赫兹的低沉轰鸣,这个频率不会惊扰森林里的生物,尤其是对声音敏感的长耳鸮,它们的听觉范围在 2000- 赫兹之间。米凡开着车,速度表指针稳定在 210km/h,反重力减震系统让车身始终保持水平,即使碾过路面的小石子也感觉不到颠簸,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控制在 0.8 的最佳值。车窗外的树木化作绿色流光,王侃侃看着后视镜里逐渐缩小的终极七区,那座建筑的轮廓在暮色中像一头蛰伏的巨兽,背脊上的太阳能板阵列像鳞片般闪烁,收集着最后一缕阳光,储能指示灯显示已达到 87% 的容量,预计还能再储存 3 小时的阳光就能充满。车载系统自动播放着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舒缓的旋律与引擎轰鸣形成奇妙共振,米凡记得这是王侃侃博士论文答辩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当时他说这首曲子的结构像完美的物理模型,每个变奏都蕴含着不变的内核。

驿站酒店的木质大门上,牦牛角雕刻的风铃在海拔 1200 米的气流中发出清响,每个角的音调都不同,组合起来是一段藏地民谣《格桑花》的主旋律,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海平面慢了 0.5m/s。老板娘卓玛系着绣满格桑花的围裙,手腕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发出悦耳声响,镯子上的花纹是用传统失蜡法铸造的,每个花瓣的角度都对应着不同的佛教寓意,其中最大的一朵格桑花的花瓣数量是八片,象征着八宝吉祥。“米博士,还是要三龄的有机羊吗?今天刚从那曲运过来的,用青稞和野葱喂养了 18 个月,胆固醇含量比普通羊肉低 37%,Omega-3 脂肪酸含量高出 2 倍,” 她掀开保温罩,一股混合着迷迭香与松木香的热气扑面而来,烤全羊表皮的焦糖层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油滴落在烤架上的滋滋声像一首欢快的小曲,“厨师特意按您上次说的,将温度控制在 165℃,这样能杀死李斯特菌又不破坏肉的口感。”

“再配一份藜麦沙拉,用喜马拉雅蜂蜜和青柠汁调味,” 米凡微笑着补充,“藜麦要秘鲁安第斯山脉的有机品种,蛋白质含量≥16%,氨基酸组成最接近人体需求,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比谷物高很多。” 他记得王侃侃的胃黏膜有轻度糜烂,这种搭配既满足口感又不会刺激肠胃,藜麦的膳食纤维还能帮助修复胃黏膜,促进益生菌生长,其中的低聚果糖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卓玛的智能手环突然亮起绿色灯光,显示后台已确认王侃侃的饮食禁忌 —— 这是米凡提前录入的客人信息,包括他对腰果过敏(会引发 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以及晚餐后需要补充的维生素 B 族(他的基因检测显示对 B12 的吸收率较低,只有常人的 62%)。

烤全羊被端上桌时,表皮的温度精确显示为 85℃,这是最佳食用温度,既能保留肉汁又能杀死可能的细菌,肉汁的 pH 值在 5.8-6.2 之间,呈弱酸性,能最大程度保留鲜味。卓玛用藏式短刀熟练地片下羊里脊部位,浇上用海拔 4200 米的松茸熬制的酱汁,松茸的鲜氨酸含量在 3.2% 以上,是天然的鲜味剂,这种鲜味与谷氨酸钠的味道不同,更柔和持久,在口腔中的留存时间可达 45 秒。王侃侃注意到刀鞘上的铜饰刻着六字真言,转动时会发出细微的嗡鸣,频率在 432 赫兹,这是被认为与宇宙共振的频率,据说能净化心灵,许多冥想者都会用这个频率的音乐辅助修行。角落里的老夫妻正用酥油茶冲泡糌粑,老爷爷的手轻轻搭在老奶奶的手背上,两人的手指交握在一起,像两株生长了六十年的云杉根系,早已你中有我,他们的呼吸频率逐渐同步,形成一种和谐的生命韵律,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精确控制在 1:2。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我们两个人?” 王侃侃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西藏墨脱水晶打造的酒杯,杯壁上的天然冰裂纹路像某种神秘的星图,每个裂纹的角度都对应着一颗亮星的赤纬,其中最明显的一道对应着北极星,偏差不超过 0.5 度,这是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磁场影响的结果。

“就两个人,” 米凡拿起刀,刀刃切入羊肉的角度始终保持在 45 度,这个角度能最完整地保留肉汁,同时切断肌肉纤维让口感更嫩,刀刃与肉的接触面积控制在最小,避免过多挤压肉汁,“这样我们可以好好聊聊,不用顾忌其他人的想法。” 他注意到王侃侃的目光总在窗外的魔鬼森林游移,那里藏着通往终极七区的秘密通道,只有他们两人知道密码是猎户座的腰带三星坐标,此刻那三颗星正在暮色中逐渐显现,形成一条直线,与酒店的中轴线重合,误差不超过 30 角秒。

“看你开车的样子,好像有人在等我们,” 王侃侃抿了口青稞酒,酒液在舌尖泛起淡淡的蜂蜜甜香,这种传统工艺酿造的酒液富含多酚类物质,能轻微抑制肾上腺素分泌,让他的心率从 82 次 / 分钟降到 76 次,血管舒张让脸颊泛起健康的红晕,“你平时开车很稳,今天却有点急,换挡的间隔比平时短了 0.8 秒。”

米凡的目光像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吊灯的光芒:“在等我们的,是这个世界上头脑最发达的人,” 他夹起一块羊腰,上面的脂肪层被烤成半透明的琥珀色,像凝固的阳光,“你还记得三年前在这里,你说要解开因微子的等分之谜吗?当时你喝了三杯青稞酒,脸红红的像现在这样,眼睛却亮得像发现了新粒子。”

王侃侃的脸颊突然涨红,比刚才深了两个色号:“世界上只有一个头脑最发达的人,” 他的笑容有些僵硬,举杯的动作让袖口露出半截智能手环,上面显示的心率数据正在缓慢攀升至 80 次 / 分钟,手环的表盘是米凡送的礼物,设计成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速度与他的心率同步,此刻那些虚拟的电子正以更快的速度转动,“那就是您,我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追随者。” 这句话说得有些言不由衷,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嘴角在微微颤抖,幅度大约是 0.5 毫米。

两人的笑声在安静的酒店里回荡,却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像琴弦被按错了音,泛音里夹杂着不和谐的频率。米凡吃着烤羊肉,味蕾上绽放着肉香与松露的复合味道,松露的独特香气来自于雄烯酮等类固醇化合物,与羊肉的脂肪香气形成奇妙的平衡,这种香味组合能刺激大脑的奖赏中枢,释放多巴胺。他能感知到王侃侃的心跳正在加速,那些纷乱的念头像被风吹动的树叶,在脑海里沙沙作响。王侃侃切割羊肉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刀叉与瓷盘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像在发泄内心的焦躁,每一次碰撞的间隔都在缩短,从 1.5 秒到 1 秒再到 0.8 秒,形成一个递减数列。卓玛端来餐后甜点时,敏锐地察觉到两人之间的紧张气氛,悄悄在王侃侃的藏红花粥里多加了一勺蜂蜜,这种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野花蜜含有天然的镁元素,能帮助放松神经,其中的葡萄糖还能快速补充能量,稳定血糖水平。

当米凡确定王侃侃的计划已进入倒计时,他故作无奈地哀叹了一声,放下刀叉的动作轻得像羽毛落地,却让王侃侃的肩膀瞬间绷紧,像拉满的弓弦,肩部的三角肌在皮肤下清晰可见,肌纤维的走向像地图上的河流。米凡的眼角余光瞥见王侃侃的右手食指微微颤抖,频率与他敲击桌面的节奏一致,这个细微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 那是扣动扳机前的典型反应,米凡在处理危险实验时见过无数次,每次都伴随着这种微小的肌肉震颤,振幅约为 0.1 毫米。

“发生什么事了?” 王侃侃的声音有些干涩,像砂纸摩擦木头的质感,他拿起水杯的动作让手腕上的血管清晰可见,那里的脉搏跳动得像急促的鼓点,与窗外渐强的风声形成不和谐的节奏,风声在窗棂间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某种不祥的预兆,频率约为 65 赫兹。

米凡的瞳孔在灯光下反复收缩,试图聚焦王侃侃那张略显紧张的脸,指节掐进掌心时,指甲在桌面映出细碎光斑,每个光斑的形状都像缩小的星系:“核电池的第三组因微子发生了反常共振,频率偏离了预期值 1.7 赫兹,这个偏差虽然看起来小,但在量子世界里足以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可能要推迟问世,” 他故意停顿 0.5 秒,观察着王侃侃的反应,注意到他的瞳孔在听到 “推迟” 两个字时微微放大,直径增加了 1.2 毫米,“更糟的是,我的基因序列出现了 17 处突变,位于第 14 号染色体的 TERT 基因发生了甲基化,这会导致端粒酶活性下降,医生说可能撑不过半年。今天的会议,只是为了稳定人心……” 他垂下眼睑,遮住眼底的复杂情绪,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像日食时的本影区。

小主,

王侃侃几乎是脱口而出:“没事,有我呢!” 说完才意识到失言,连忙补充,“我是说你的身体…… 会好起来的,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这么发达,CRISPR-Cas9 系统应该能修复这个突变。” 他的脸颊像被阳光灼伤般泛红,从耳根一直蔓延到下颌,眼神慌乱地避开米凡的注视,手指无意识地在桌布上划出核电池的电路图,正极与负极的符号被他画得格外用力,笔尖几乎要划破布料,留下的划痕深度约为 0.3 毫米。

米凡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像秒表在倒计时:“你对核电池有信心?”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照亮了王侃侃眼底一闪而过的野心,那点光芒像黑暗中跳动的烛火,“那些因微子的等分角度,你真的搞懂了吗?它们的几何结构像万花筒,每个角度都能折射出不同的宇宙,差 0.1 度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你都没信心,我更不可能,” 王侃侃低下头,用刀叉拨弄着藜麦沙拉,黑色的藜麦籽在白色瓷盘里滚动,像一群试图逃离的因微子,每粒藜麦都代表着一个微小的能量单元,“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大家一直这样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