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顿皇宫的初见:巨人座椅与历史气息
拉拉木皇帝缓缓站起身时,腰间镶嵌着蓝顿星球特有的“星纹玉”的腰带轻轻晃动,玉片碰撞发出细碎的清脆声响。他抬手示意侍从时,袖口绣着的“飞翼兽”纹样随动作展开——那是蓝顿皇室的象征,飞翼兽的银白羽毛用极细的星蚕丝绣成,在大殿顶部“星晶穹顶”透下的淡紫色天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
侍从们快步上前,他们身着深青色的制服,领口别着小巧的铜制徽章,徽章上刻着拜东的城市轮廓。四人一组,小心翼翼地搬运着靠墙摆放的巨大座椅——这些座椅专为蓝顿星球上古时期的“巨人族”后裔设计,椅腿粗如成年男子的腰,扶手雕刻着缠绕的“星藤纹”,每一片藤叶的脉络都清晰可见,椅面铺着来自北境“雪脊兽”的皮毛,毛色雪白,触感柔软得像云朵,即使隔着衣物,也能感受到皮毛下缓慢散出的暖意——那是雪脊兽皮毛特有的保温特性,在蓝顿星球的寒冬里,曾是皇室抵御严寒的珍品。
米凡与随行的三位核心成员——地球绿色建筑专家林野、跨星球能源工程师陈默、宇宙文明研究学者苏晴,一同坐在侍从临时搬来的普通座椅上。这些座椅虽比巨人座椅小巧许多,却也暗藏巧思:椅面是用蓝顿星球南洲的“轻木”打造,重量仅为地球橡木的三分之一,却异常坚固;椅背上雕刻着简化的“生命之树”图案,那是大宇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临时标志。林野轻轻用手指拂过椅背上的纹路,低声对米凡说:“这木材的纤维结构很特别,或许能用于未来的生态建筑,既轻便又环保。”米凡微微点头,目光却落在大殿的细节上,暗自记下这处可复用的本土资源。
待众人坐定,殿内的气氛渐渐沉静下来。米凡注意到,大殿两侧的柱子是用“千年星木”打造的,每根柱子直径足有三米,柱身上雕刻着蓝顿星球的历史长卷——从左至右,依次是德邦拉皇帝时期的繁华市井、图拉丁反叛时的战火硝烟、战后的废墟残垣,以及重生后民众重建家园的场景。最右侧的雕刻尚未完成,只留下一片空白,仿佛在等待新的历史篇章被书写。苏晴顺着米凡的目光看去,轻声感叹:“用建筑承载历史,这是所有文明共通的智慧。”
2. 德邦拉时代的荣光:66万平方公里的繁华图景
“各位来自地球的朋友,”拉拉木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沉静,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每一个人,最终停留在米凡身上,“这座皇宫,坐落在蓝顿星球中太洋大耳洲的核心地带,它的名字‘拜东’,在蓝顿古语里意为‘永不坠落的星辰’。从德邦拉皇帝建立元首府邸开始,它已经矗立了整整八百个蓝顿年。”
他伸手指向大殿西侧墙壁上挂着的巨幅古老画像,画像的材质是蓝顿星球特有的“云纹石”,石面经过特殊处理,能长久保存色彩,即使过了数百年,画像上的细节依旧清晰。“你们看,这幅画描绘的是德邦拉皇帝统治第三百年时的拜东。那时,这里不仅是元首府邸,更是整个蓝顿星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画像中,德邦拉皇帝身着绣满星鸟纹的明黄色朝服,站在皇宫的高台上,俯瞰着下方的城市:宽阔的“星途大道”上,行人往来如梭,有的穿着丝绸长袍,有的身着短衫,街边的商铺挂着彩色的幌子,幌子上写着“冰晶矿行”“香料铺”“星际商船代理”等字样;远处的港口里,停泊着数十艘造型奇特的星际商船,船身泛着金属的光泽,港口的“星标塔”发出蓝色的信号光,像一根光柱直插淡紫色的天空。
“在最辉煌的时期,拜东的占地面积达到了6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地球两个浙江省的大小。”拉拉木皇帝的声音里渐渐染上自豪,他抬手比划着,仿佛眼前正展开那片辽阔的土地,“那时的拜东,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城区,每个城区都有独特的功能:东城区是商业区,聚集了来自蓝顿星球各地,甚至邻星卡伦、泽塔的商人;西城区是文化区,有超过百所学院,教授星际语言、宇宙地理、传统工艺;南城区是居住区,错落有致的‘飞檐屋’排列整齐,屋顶铺着能反射阳光的‘银鳞瓦’,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种着能开出紫色花朵的‘风信草’;北城区是工业区,不过那时的工业很‘温和’,主要生产星际通讯设备和小型飞行器,没有污染,烟囱里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白色水汽。”
“人口最多的时候,拜东的居民超过了3168万人。”拉拉木皇帝的目光变得悠远,像是在回忆那些鲜活的日子,“每天清晨,星标塔的钟声会准时响起,那是‘晨醒钟’,提醒民众新的一天开始。东城区的商铺会早早开门,商贩们吆喝着自家的商品:‘来自卡伦星的晶体项链,能随心情变色!’‘南洲的甜香料,炖肉最香!’孩子们背着用轻木做的书包,蹦蹦跳跳地去学院上学,路上会采摘风信草的花瓣,夹在课本里当书签。到了傍晚,西城区的露天剧场会上演传统的‘星舞剧’,演员们穿着带有发光纹路的舞衣,随着音乐起舞,舞姿像飞翼兽在天空翱翔。那时的拜东,连空气里都飘着幸福的味道——是香料的甜香、风信草的清香,还有人们笑声里的暖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 图拉丁反叛的浩劫:三个月战火下的废墟残垣
然而,拉拉木皇帝的语气突然沉了下来,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巨人座椅的扶手,指腹划过星藤纹的凹槽,像是在触摸那些结痂的伤口。“可惜,好景不长。德邦拉皇帝统治的后期,开始推行‘星际扩张政策’——他认为蓝顿星球的资源不足以支撑文明的发展,必须征服邻星,掠夺资源。为了组建庞大的军队,皇室加重了赋税,强制征召青壮年参军,东城区的商人因为星际贸易路线被军队占用,生意一落千丈;南城区的家庭,几乎每家都有亲人被派往战场,有的再也没能回来。”
“图拉丁将军,当时是德邦拉皇帝的禁军统领,也是我的祖父。”拉拉木皇帝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看着民众流离失所,看着星球资源被战争消耗殆尽,多次向德邦拉皇帝进谏,请求停止扩张,却被驳回,甚至被污蔑为‘通敌叛国’。最终,祖父在民众的支持下,发动了反叛——他原本的目的,是推翻德邦拉的暴政,恢复拜东的和平,可他没料到,这场反叛会演变成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叛军最初占领拜东的西城门时,米凡仿佛能从皇帝的描述里,听到脉冲炮炸开城门“星铁闸”的巨响。“那是蓝顿历732年的深秋,祖父率领叛军从北城区进攻,用‘脉冲炮’摧毁了西城门的星铁闸——那道闸门厚达一米,是用星际合金打造的,却在脉冲炮的轰击下,像纸片一样碎裂。政府军则在皇宫外拉起了‘能量护盾’,护盾泛着淡蓝色的光,能抵御普通的炮火。可叛军里有科学家研制出了‘暗物质炸弹’,当第一颗暗物质炸弹在护盾外爆炸时,整个拜东的天空都暗了下来,护盾像玻璃一样裂开,碎片落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响声。”
接下来的三个月,拜东陷入了无休止的激战。拉拉木皇帝的眼神里满是痛苦,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场景:“星途大道上,政府军和叛军的士兵拿着能量枪互相射击,能量束在街道上划出一道道刺眼的光。东城区的商铺被炮火炸毁,里面的冰晶矿在高温下融化,变成淡蓝色的液体,顺着街道流淌,烫伤了逃亡的民众。有个叫莉娜的小女孩,当时才五岁,她的父母带着她躲在商铺的地窖里,地窖里又黑又冷,她只能抱着父母的腿,听着外面的爆炸声和哭喊声。有一天,地窖的入口被倒塌的墙体堵住了,她的父母为了救她,用手挖了整整一夜的土,最后体力不支倒在地上。等莉娜被救援队发现时,她的父母已经没有了呼吸,她怀里还抱着半块没吃完的‘星果干’——那是母亲在逃亡前塞给她的。”
“战争结束后,拜东变成了一片废墟。”拉拉木皇帝的声音带着哽咽,“曾经繁华的星途大道,只剩下断壁残垣;西城区的学院被烧毁,书页散落在地上,被雨水泡得发胀;南城区的飞檐屋倒塌了大半,风信草的花瓣被血染红;北城区的工业区变成了一片火海,浓烟遮天蔽日,连淡紫色的天空都变成了灰色。人口从3168万锐减到不足百万,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整个城市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废墟时发出的‘呜呜’声,像在为死去的民众哀悼。”
米凡、林野、陈默和苏晴的表情都变得沉重起来。林野轻轻攥紧了拳头,他从事绿色建筑多年,见过地球的自然灾害后的废墟,却从未想过,战争能将一座繁华的城市摧毁到如此地步。苏晴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快速记录着皇帝的描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沉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她知道,这些历史细节,将是未来宇宙文明博览中心里最重要的展品。
4. 皇冠宇宙王的救赎:989万生命的重生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