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信念与期待:

密统帝国 陛尊居士 6321 字 20天前

1、星途下的和平约定

随着舱室、医疗舱、监控室、防御系统的设计方案陆续确定,维和母船的建造进入了最后的组装阶段。

天工峡谷的造船基地里,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而热烈,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机械臂不停地挥舞,将巨大的船体部件精准对接,工程师们穿梭在各个工位之间,检查着每一个接口、每一根线路。

都凡博士每天的工作时间更长了,他早上六点就来到基地,晚上十二点才离开,有时候甚至会在指挥台旁的休息室过夜——他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差错,每一个部件都安装到位。

这天早上,都凡博士像往常一样,来到母船的内部,检查居住舱的安装情况。

居住舱里,工人们正在安装双体床和工作台,张雨晴拿着设计图,在旁边指导着:“床的位置要再往左移10厘米,确保和工作台的距离合适;工作台的高度要调整到1.2米,符合双体人的平均身高。”

都凡博士走上前,用智能尺子测量了床和工作台的距离,又检查了工作台的高度,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安装得很标准,继续保持。”

他又来到医疗舱,陈曦正在调试量子全身扫描仪,扫描仪的全息屏幕上显示着一个虚拟人体模型,各种数据在屏幕上快速刷新。

“博士,扫描仪的精度已经达到了0.01毫米,能检测出最小的细胞损伤。”陈曦兴奋地说道,一边操作着仪器,一边给都凡博士展示,“您看,这个虚拟模型上的红色光点,就是模拟的细胞损伤,扫描仪能准确识别出来,并给出治疗建议。”

都凡博士看着屏幕上的虚拟模型,说道:“很好,医疗设备是维和军的生命保障,一定要确保精度和稳定性,明天再进行一次全面测试,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接着,都凡博士又来到监控室和防御系统的安装现场,每一个设备的安装、每一根线路的连接,他都仔细检查,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中午的时候,米凡和康大大来到了基地,他们乘坐穿梭机,直接降落在母船的停机坪上。

“都凡博士,母船的进度怎么样了?”米凡走下穿梭机,看着眼前巨大的母船船体,忍不住赞叹道,“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

都凡博士笑着迎上去:“已经完成了80%的组装,居住舱、医疗舱、监控室的设备已经安装了一半,预计再过一个月,就能全部完成,进行试航。”

康大大快步走到母船的外壳旁,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蓝晶合金外壳,眼神里满是憧憬:“这就是我们的希望之船,有了它,我们的同胞就能得救了。”

都凡博士点点头,带着米凡和康大大走进母船内部,参观已经安装好的居住舱样板间。

“这个居住单元是按照双体人的体型设计的,床、工作台、储物柜都是定制的,很舒适。”都凡博士指着样板间里的家具,向米凡和康大大介绍道。

康大大走进居住单元,坐在双体椅上,感受着椅子贴合身体的舒适感,又躺在双体床上,忍不住说道:“太舒适了,维和军们住在这样的舱室里,一定能很好地休息,更好地执行任务。”

米凡看着样板间里的智能终端,说道:“这个智能终端能连接母船的中央系统,方便维和军查看任务信息、联系指挥中心,设计得很贴心。”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正在安装的医疗舱和监控室,米凡对医疗舱的纳米机器人治疗舱很感兴趣:“这个设备能治疗各种外伤和疾病,大大提高了维和军的生存能力,很好。”

康大大则对监控室的全景全息监控系统很关注,他看着屏幕上艾买尔星球的模拟画面,说道:“有了这个系统,就能实时看到艾买尔星球的情况,一旦同胞们遇到危险,维和军就能立刻出发救援。”

参观结束后,米凡、都凡博士、康大大坐在母船的指挥舱里,看着窗外的造船基地,聊起了未来的计划。

“母船试航成功后,我们会先进行一次模拟任务,测试所有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没有问题。”都凡博士说道,“然后,我们会组建一支500人的维和军,乘坐母船前往艾买尔星球。”

米凡点点头,补充道:“维和军的选拔已经开始了,都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战士,他们已经开始接受针对艾买尔星球环境的训练,确保能快速适应那里的情况。”

康大大激动地说:“我愿意带领维和军前往艾买尔星球,我熟悉那里的地形和情况,能帮助维和军更好地执行任务。”

米凡看着康大大,认真地说:“好,那你就担任维和军的向导,和我们一起前往艾买尔星球,见证那里的和平。”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指挥舱的舷窗,洒在三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

都凡博士看着窗外逐渐亮起的基地灯光,轻声说道:“等母船造好,我们就出发,让艾买尔星球的同胞们,也能看到这样明亮的灯光,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米凡和康大大都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坚定——他们知道,虽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这一个月里,他们会继续努力,克服所有困难,让维和母船尽快起航。

晚上,都凡博士回到办公室,打开私人终端,看着屏幕上艾买尔星球的照片,又看了看母船的建造进度表,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星途漫漫,初心不改;和平约定,终将实现。”

然后,他关掉私人终端,站起身,走向指挥台——那里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还有很多希望等着他去实现。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但造船基地的灯光却越来越亮,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维和母船的星途,也照亮了千万人心中的和平希望。

2、攻坚尾声:细节打磨与试航准备

距离维和母船的预计完成时间还有半个月,此时的造船基地已经进入了“细节打磨”阶段——所有主要系统和设备都已经安装完毕,团队的重心从“组装”转向了“调试”和“优化”,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达到完美。

都凡博士的日程表比之前更满了,他每天要参加六个不同系统的调试会议,还要亲自去各个舱室检查细节问题,有时候甚至会趴在地上,检查舱底的线路接口是否牢固。

“博士,居住舱的智能温控系统出现了一点问题,当两个双体人同时在居住单元里时,温度会比设定值高1.5摄氏度。”张雨晴拿着一份调试报告,快步走到都凡博士身边。

都凡博士停下脚步,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是传感器的问题吗?还是空调的功率不够?”

“我们检查了传感器,没有问题,”张雨晴说道,“后来发现,是双体人的身体散热比我们预计的多,空调的功率不足以应对两个人的散热,所以温度会升高。”

都凡博士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那我们就把居住单元的空调功率提高20%,同时在空调里加一个‘智能散热感应’功能,能根据居住单元里的人数自动调整功率,这样既能保证温度舒适,又能节省能源。”

张雨晴点点头,立刻去安排修改空调系统,不到一天的时间,问题就解决了——修改后的智能温控系统,在两个人居住时,温度能稳定在设定值,而且能源消耗比之前还降低了5%。

医疗舱的调试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陈曦的团队在测试纳米机器人治疗舱时,发现纳米机器人在修复骨骼损伤时,速度比预计的慢了30%。

“博士,纳米机器人的动力系统有点不足,尤其是在修复高密度的骨骼组织时,动力不够,所以速度会变慢。”陈曦向都凡博士汇报。

都凡博士来到医疗舱,看着纳米机器人治疗舱的模拟测试画面——屏幕上,纳米机器人正在缓慢地修复一块虚拟的骨骼碎片。

“我们可以优化纳米机器人的动力核心,”都凡博士说道,“用更高效的‘微型燃料电池’代替现在的‘化学电池’,微型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能为纳米机器人提供更强的动力,而且续航时间更长。”

陈曦立刻组织团队修改纳米机器人的设计,他们联系了蓝顿星球的微型能源实验室,定制了一批微型燃料电池,替换了原来的化学电池。

重新测试时,纳米机器人的修复速度提高了40%,不仅达到了预计标准,还超出了预期,陈曦兴奋地对都凡博士说:“博士,现在纳米机器人修复骨骼损伤的时间,比预计的还快10%,而且能连续工作8小时,不需要充电!”

监控室和防御系统的调试也在顺利进行,监控室的全景全息监控系统在测试时,发现艾买尔星球的极地地区有信号干扰,监控画面会出现轻微的卡顿。

“是极地地区的磁暴干扰了信号传输,”监控室设计组的负责人,蓝顿科学家科恩说道,“我们需要在母船的信号塔上加一个‘抗磁暴信号增强器’,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都凡博士同意了这个方案,科恩的团队很快就制作了抗磁暴信号增强器,安装在母船的信号塔上——再次测试时,极地地区的监控画面变得清晰流畅,没有任何卡顿。

防御系统的调试则更加严格,王浩的团队进行了多次“模拟攻击”测试:他们用模拟核武器、激光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攻击母船的外壳和能量护盾,测试防御系统的抵御能力。

“第一次模拟核武器攻击,外壳的损伤程度在允许范围内,能量护盾成功抵御了冲击波;第二次模拟激光武器攻击,能量护盾的强度自动提升,没有被击穿;第三次模拟电磁脉冲武器攻击,母船的电子设备有了电磁屏蔽层的保护,没有出现故障。”王浩向都凡博士汇报测试结果。

都凡博士满意地说:“很好,防御系统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接下来要测试应急系统,确保在主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急系统能立刻启动。”

应急系统的测试同样顺利,无论是能源系统、水循环系统,还是防御系统,一旦主系统出现故障,应急系统能在0.3秒内启动,确保母船的正常运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细节打磨的同时,试航的准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都凡博士组建了一支“试航团队”,成员包括20名工程师、10名科学家、30名维和军,他们将在母船完成后,进行为期一周的试航,测试母船在星际航行中的性能。

试航团队的训练非常严格,他们每天要进行8小时的模拟试航训练,熟悉母船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设备的操作,还要进行应急演练,比如应对能源系统故障、船体受损、太空垃圾撞击等突发情况。

“试航的时候,我们会先在蓝顿星球的轨道上飞行三天,测试近地航行的性能,”都凡博士在试航团队的动员会上说道,“然后再飞往艾买尔星球的外围轨道,测试长途星际航行的性能,最后返回蓝顿星球,完成试航。”

他看着台下精神饱满的试航团队成员,语气坚定地说:“试航是维和母船起航前的最后一道考验,你们的任务非常重要,不仅要测试母船的性能,还要找出所有潜在的问题,确保母船在正式起航时,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试航团队的成员们齐声回答:“请博士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距离母船完成还有最后三天,基地里的气氛变得既紧张又期待,所有工作人员都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工人们在清洁母船的内部,工程师们在进行最后的系统联调,科学家们在整理所有的测试数据。

都凡博士站在母船的指挥舱里,看着眼前的控制面板,上面的指示灯全部变成了绿色——这意味着所有系统都已经调试完毕,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他拿起对讲机,对着整个基地说道:“各位同仁,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维和母船的建造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三天后,我们将举行母船的竣工仪式,然后开始试航!”

对讲机里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那声音回荡在天工峡谷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都凡博士放下对讲机,走到舷窗前,看着窗外的蓝顿星球——淡紫色的云层、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海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他想起了米凡的承诺,想起了康大大的期待,想起了艾买尔星球同胞的渴望,心里充满了力量。

“还有三天,”都凡博士轻声说道,“三天后,这艘承载着和平希望的母船,就要起航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母船的外壳上,蓝晶合金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像一艘即将划破星空的希望之船,等待着开启它的星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