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东长白山脚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叫赵老四的猎户。这人四十出头,性子倔强,天不怕地不怕,尤其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说法。屯子里的人常说起山里有成了精的仙家,黄皮子迷人、狐仙作祟,赵老四听了总嗤之以鼻:“我打了半辈子猎,怎就没见过半个鬼影?要真有这些玩意儿,叫它们来找我赵老四试试!”
这年腊月,赵老四独自进山收套子。天色将晚,他正要下山,忽见雪地里有串新鲜的狐狸脚印,稀奇的是,那脚印每隔七步就转个圈,像是故意画符一般。赵老四来了兴致,顺着脚印追去。
不知不觉越走越深,竟到了一处从未见过的山坳。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下,他只得找个背风处生起火堆,准备挨过一夜。刚点燃旱烟袋,忽听不远处传来阵阵嬉笑声,循声望去,竟见几座灯火通明的宅院,门前挂着红灯笼,好不热闹。
赵老四心下诧异:这深山老林何时有了人家?他大步向前,敲响了最近一户的院门。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惨白的脸,是个穿长衫的老者。老者见赵老四,先是一惊,随后皱眉道:“这位客人有何贵干?”
“老哥,我是山下屯子的猎户,迷路了,借个地方歇歇脚。”赵老四拱手道。
老者却堵在门口,神色为难:“今日家中正办白事,不方便待客,还请另寻他处吧。”说罢就要关门。
赵老四性子倔,越是拒他越要进去。他一把推开门:“老哥说笑了,这门前挂着红灯笼,院里飘酒肉香,哪像办白事的样子?”
门一开,院里顿时鸦雀无声。但见十几桌宴席坐满了宾客,个个衣着光鲜,却都面色青白,眼神躲闪。堂屋正中竟摆着一口黑漆棺材,棺材盖上还放着碗筷,似是有人曾坐在上面饮酒。
赵老四不管这些,径直走到火盆旁坐下,掏出烟袋锅吧嗒吧嗒抽起来。烟气弥漫开来,周围的宾客纷纷掩鼻咳嗽,面露厌恶之色。
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胖老爷走过来,强笑道:“这位兄弟,我们这儿有个规矩,不兴抽烟,可否行个方便?”
赵老四呵呵一笑:“我们山里人就好这一口,要不您忍忍?”说完吹出一口浓烟,正好喷在胖老爷脸上。
胖老爷顿时脸色发青,连退几步,像是极为难受。这时,开门的白脸老者急忙上前打圆场:“罢了罢了,客人既然来了就是客,只是今晚家中确实不便,西厢有间空房,客人去那里歇息可好?”
赵老四也累了,便跟着老者去了西厢。房间整洁,却冷得像冰窖。他刚要躺下,忽听窗外有窃窃私语声。悄悄扒着窗缝一看,只见院中宾客正围着棺材商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