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陆深调查的突破

林清歌的手指还停在回放键上,指尖微微发僵。录音软件界面安静地亮着,那串七音符的波形图像是被冻住了一样,横在屏幕中央。她刚想点下第二次播放,电脑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红色警告框——【检测到异常数据流,建议立即断网】。

她没犹豫,直接拔掉路由器插头。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连风扇声都弱了几分。窗外的城市灯火照进来,在桌面上投出一道斜长的光带。她盯着那道光看了两秒,转头从抽屉里取出离线音频分析软件,把“母亲的遗言”导入进去。波形图重新展开,频率曲线起伏稳定,像一条沉睡的脉搏。

她放大第三小节,那是升F音出现的位置。与此同时,打开另一个窗口,调出父亲留下的乐谱残页扫描件。两张图并排对比,线条走向几乎重合,只是其中一个频段出现了微弱的共振偏移,像是被人刻意埋进信号里的暗码。

她正准备截图标记,桌上那部备用手机忽然震动起来。

不是来电,也不是微信提示音,而是一种规律的、三短一长的震动节奏。她拿起手机,锁屏界面显示一条未命名短信,内容是一串字母:C-B-G-A-E-F#-D。

她的呼吸顿了一下。

这七个音,和周砚秋最后弹的完全一致。

她迅速回到电脑前,在加密分区输入这串字符作为密钥。进度条跳动三秒后,一个隐藏文件夹自动解压出来,里面只有一条语音记录,时长约四分钟,发送者ID显示为“深蓝-01”。

她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电子音混着轻微电流杂音响起:“林清歌,你现在听到的声音不会留下痕迹。我用了七层跳转路由,这段信息会在你听完后自动销毁。”

是陆深。

他的声音比平时更冷,没有多余的情绪波动,像一把刚从冰水里捞出来的刀。

“‘九歌’不是音乐公司。”他说,“它是量子实验室对外的展示窗口,所有签约作品都在充当神经频率载波。每一首歌、每一段旋律,都在向听众大脑传递特定的潜意识指令。”

林清歌的手指慢慢收紧。

“我不是在吓唬你。”陆深继续说,“我已经追踪了三年,从你第一首上传平台的demo开始,系统就在用你的创作测试群体反应阈值。你们听的是音乐,实际接收的是编码过的控制信号。”

她想起《灰烬回响》发布那天,评论区突然涌出大量相似句式:“听完这首歌,我梦到了小时候的家。”“为什么这段副歌让我流泪?”“好像有人在我脑子里哼歌。”

当时她以为是共鸣。

现在知道,那可能是被唤醒的记忆碎片。

“程雪的作品也一样。”陆深的声音低了一度,“但她不是源头,她是中继站。真正的发射端藏在‘诗音’背后——那个以你母亲形象出现的AI,根本不是程序,而是某个真实人类意识的量子纠缠态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