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完美无瑕的那种,高音部分甚至有点吃力,可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她的声音有种特别的质感,像用了很久的信纸,脆弱里带着韧性,沙哑中又藏着故事。
她咬字清晰又有情绪,每句结尾微微发颤,把原曲的温柔寂寥,唱出了一种漂泊却又不肯放弃的感觉。
尤其是那一句“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经她一唱,格外戳心。徐奕停下了动作,耳机里的声音像电流一样钻了进来。
就是她了。
这个念头一下子冒了出来。沈薇的嗓音,那种带着磨损感的叙事味道,那种脆弱之下的力量,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他心里某个角落。
一段旋律很自然地浮现出来,带着初秋微风的气息。
是另一首来自地球,也曾让他单曲循环很久的歌,也是他文件夹里早已经“扒”好词曲的歌。
《起风了》。
他仿佛“听”到了沈薇唱这首歌: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那略带沙哑的开头,像旅人轻轻叹息,一下就能把人抓住。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犹豫…”
她声音里自带的一点不确定的颤音,刚好贴合歌词里那种近乡情怯的微妙心情。
副歌旋律优美又有力量,徐奕几乎能“预见”沈薇能把“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唱得多么动人,有对过去的放下,也有对未来的勇敢。
尤其是后面情绪层层推进之后的那几句:
“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也沉醉于儿时情话…”
她声音里那种故事感和历经世事后仍保留的纯粹,正好能表达这种复杂的心情。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小时候的怀念。
她那点沙哑,这时反而成了最打动人的地方,像被风吹过的风铃,有岁月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起风了》这首歌本身旋律好听又容易记住,副歌很有传播性,情感主题也容易引起共鸣。